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強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農業(yè)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在新華社23日推出的“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jié)目上說,,高標準農田建設對于保障糧食產量成效顯著,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產能一般能提高10%左右。
高標準農田“高”在哪,?金文成告訴記者,,高標準農田旱澇保收、高產穩(wěn)產,,在農田質量,、產出能力、抗災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有優(yōu)勢,。
金文成說,截至2024年底,,我國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過10億畝,,建成各類田間灌排渠道100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約250圈,,農田抗災減災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實現(xiàn)了大災少減產、小災能穩(wěn)產,、無災多增產,,為全國糧食連續(xù)多年豐產增產提供了重要支撐。
他表示,,下一步,,我國將堅持量質并重,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驗收,、管護機制,建好管好用好高標準農田,,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具體來看,一方面,,扎實推進建設,。分區(qū)分類指導各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優(yōu)先在東北黑土地區(qū),、平原地區(qū),、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qū)、糧食產量高和增產潛力大的地區(qū)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建后管護,,提升建設質效,。
另一方面,提高建設質量,。加強全過程監(jiān)管,,規(guī)范項目審批,嚴格項目驗收,,千方百計確保建設質量,。要持續(xù)深入推進工程質量“回頭看”和專項整治行動,嚴肅查處整治質量不達標,、設施不好用不能用等問題,,真正做到建一畝成一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