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旅游
焦作歷史厚重,且從未斷代,,而是在各個時期展現(xiàn)了不同的魅力,。如果你要對焦作歷史有一個這樣的認知,那么,,市博物館五一小長假期間推出的“古代山陽——焦作歷史文物陳列”展是必看點,。
觀展
五一小長假期間,市博物館游客絡繹不絕,而許多想深入了解焦作古代史的游客是奔著三樓新展而來的,。
在“古代山陽——焦作歷史文物陳列”展的入口設計十分別致,。設計者將其設計成了一處較為私密的空間,游客一入展,,便覺穿越了時空,,正在享受歷史的靜謐。古銅色的浮雕墻上雕刻著焦作的代表性文物,,山陽銘文罐告訴你2000年前“焦作”的另一個名字——山陽,;一座漢連閣式陶倉樓告訴你,焦作曾在兩漢時期創(chuàng)造了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文明,;一組唐胡人舞蹈木俑又告訴你,,隋唐時的焦作從未與時代脫軌;還有銅鏡,、佛像,、硯滴等文物栩栩如生,也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你,,焦作一直以來都是充滿活力、魅力的土地,。
繞過入口,,曲徑通幽處便是主展區(qū)。市博物館副館長韓靜介紹,,此陳列展分六大篇章,,分別是:走向文明——新石器時代;國家形成——夏商周時期,;建立帝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繁榮王朝——隋唐時期;市井夢華——宋金元時期,;巧工善琢——明清時期,。這六大篇章,以歷史進程為脈絡,,以出土文物為基礎,,將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和歷史遺跡相貫穿,,讓觀眾對古代焦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市博物館陳展部負責人榮昱森告訴記者,此次陳列展展出文物400余件,,其中許多是首次“現(xiàn)身”,,是近年來焦作文物考古發(fā)掘、文物修復工作的“新品”。
你可能不了解,,焦作仰韶文化至龍山文化遺存有多豐富,。目前,仰韶文化遺存有30多處,,龍山文化遺存有40多處,,范圍涉及焦作全域。
兩漢,、魏晉時期的焦作最為熱鬧,。高聳的陶倉樓在全國獨樹一幟,或許只有碩大的漢代龍紋空心磚才能建起這摩天大樓,。諸多歷史人物出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熠熠生輝,。
唐宋時,,焦作緊跟時代步伐,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陶瓷文化,,歷史上曾被贊譽“瓷都”,。明清時期,焦作依舊名人輩出,,那對粉彩瓷瓶,,還有那件貌似裝滿水的青色瓷缽,靜靜地“坐”在展柜里,,靜靜地“笑對”你的品評,。
榮昱森說,布展時,,他們特別注重選取生活氣息較為濃厚的文物,,拉近與游客的距離,讓游客沉浸式感受焦作古人的生活,。
文物
參觀時,,許多游客看到一件器物,名叫陶㼽(chuang),。記者觀察了一下,,其為橢圓形,細長,,上面貌似有細孔,。這是一件于2023年在我市大陸村新石器文化遺存中發(fā)現(xiàn)的文物。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講解員陳慶介紹,,這是古人的搓澡神器,,可刮腳、搓背的一件清潔工具,。聽罷,,眾人驚嘆不已。
記者了解到,,大陸村新石器文化遺存為首次亮相,。2023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這里發(fā)掘了一批紅陶器,、鳥獸骨骸,、磨制器等器物。據(jù)初步判斷,,大陸村遺址上的環(huán)壕聚落是仰韶文化最早階段環(huán)壕聚落,,填補了焦作地區(qū)的空白。
此次陳列展展出了大量貨幣,,喜歡了解古代貨幣知識的游客,,可進館一看。
春秋戰(zhàn)國,,河南地區(qū)多用鏟布,,說明當時此地多以鏟子作為一般等價物進行商品交換。而位于今河北,、山東地區(qū)的燕,、齊等國則流通刀幣,說明當?shù)匾缘额惞ぞ邽橐话愕葍r物,。位于今陜西、山西的秦,、魏等國則流通圜錢,,可能是以紡輪為原型制作的。蟻鼻錢則是楚國貨幣,。最終,,秦統(tǒng)一了六國,圜錢成為中國古代貨幣的統(tǒng)一范式,。
你見過太平天國時期的貨幣嗎,?在“巧工善琢——明清時期”篇章里,就陳列著幾枚清楷書“太平天國”銅錢,。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后,開始鑄造“太平天國”銅錢,。市博物館陳列的“太平天國”銅錢依然沿用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鑄幣形式,,其直徑2.4厘米,、緣厚0.1厘米,正面鑄楷書“太平天國”四字,,背面鑄“圣寶”二字,。由于太平天國存在時間較短,之后太平天國銅錢又遭遇收繳重鑄,,因而存世的太平天國銅錢并不多,。
參觀時,記者被宋時的“二十四孝雕磚”吸引了,�,!岸男⒌翊u”有24塊,每塊都一個故事,,有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等,目前市博物館正在對故事進行整理,。
在“二十四孝雕磚”中有一塊磚很特別,。磚上,一人手持長鞭趕著大象,、豬,,仿若在犁地。由此可見,,幾千年前,,先祖可用大象當牲畜干活。
這個故事名叫“孝感動天”,,講的是舜的故事,。傳說,舜的父親,、繼母,、同父異母的弟弟多次想害死他,舜卻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于是,,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時,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他,。
提起焦作文化,,漢文化是重要一筆。在此次陳列展中,,漢大型空心龍紋磚為首次展出,。
2012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市某建筑工地發(fā)掘了一座龍紋空心磚砌筑的人字形頂空心磚墓,。墓室內(nèi)全部由空心磚砌筑成槨室,,平面呈長方形,內(nèi)徑南北長2.76米,、東西寬1米,、高1.16米。該墓室由長方形帶龍紋空心磚18件和平行四邊形空心磚18件共同砌筑而成,。
修復
歷史是完整的,,也是破碎的。市博物館“古代山陽——焦作歷史文物陳列”展集中反映了多年來我市在文物修復方面的成績,。
市博物館文物修復專家劉鑫介紹,,此次陳列展共有65件(套)文物在修復后展出,多數(shù)是2016年至今修復的,。
漢代龍紋磚的修復令劉鑫印象深刻,。劉鑫說,這件文物于2013年修復,,是市博物館較早修復的一批文物之一,。磚體很大,磚體內(nèi)十分脆弱,,移動時稍有不慎,,整個磚體就會粉碎。于是,,劉鑫和隊友在漢磚上做起了“針線活”,。他們先在漢磚上打孔,孔的位置必須精準且形狀筆直,,然后灌膠,再打入鋼釘固定,。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就好比是用挖掘機開啤酒瓶蓋,看上去是粗活,,但要絕對心細,。
一個羽毛紋絞胎瓷碗修了三個月。劉鑫介紹,,瓷碗殘缺太多,,需要一點一點補全,,且不露痕跡�,?匆粫䞍貉鄱蓟�,,只好干干停停,里里外外用了三個月時間,。2023年,,劉鑫將絞胎瓷碗修復當作一個課題研究,其撰寫的論文還在省里榮獲一等獎,。
為了提升修復水平,,市博物館還從上海請來專家,與劉鑫團隊一起現(xiàn)場交流,、指導,。
一入博物館,一眼是千年,。一日周游,,可穿越萬年。這便是城市的足跡,、我們的足跡,。
(記者 王瑋萱)
![]() |
![]() |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焦作歷史厚重,,且從未斷代,而是在各個時期展現(xiàn)了不同的魅力,。如果你要對焦作歷史有一個這樣的認知,,那么,市博物館五一小長假期間推出的“古代山陽——焦作歷史文物陳列”展是必看點,。
觀展
五一小長假期間,,市博物館游客絡繹不絕,而許多想深入了解焦作古代史的游客是奔著三樓新展而來的,。
在“古代山陽——焦作歷史文物陳列”展的入口設計十分別致,。設計者將其設計成了一處較為私密的空間,游客一入展,,便覺穿越了時空,,正在享受歷史的靜謐。古銅色的浮雕墻上雕刻著焦作的代表性文物,,山陽銘文罐告訴你2000年前“焦作”的另一個名字——山陽,;一座漢連閣式陶倉樓告訴你,焦作曾在兩漢時期創(chuàng)造了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文明,;一組唐胡人舞蹈木俑又告訴你,,隋唐時的焦作從未與時代脫軌;還有銅鏡,、佛像,、硯滴等文物栩栩如生,,也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你,,焦作一直以來都是充滿活力,、魅力的土地。
繞過入口,,曲徑通幽處便是主展區(qū),。市博物館副館長韓靜介紹,此陳列展分六大篇章,,分別是:走向文明——新石器時代,;國家形成——夏商周時期;建立帝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繁榮王朝——隋唐時期,;市井夢華——宋金元時期;巧工善琢——明清時期,。這六大篇章,,以歷史進程為脈絡,以出土文物為基礎,,將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和歷史遺跡相貫穿,讓觀眾對古代焦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市博物館陳展部負責人榮昱森告訴記者,,此次陳列展展出文物400余件,其中許多是首次“現(xiàn)身”,,是近年來焦作文物考古發(fā)掘,、文物修復工作的“新品”。
你可能不了解,,焦作仰韶文化至龍山文化遺存有多豐富,。目前,仰韶文化遺存有30多處,,龍山文化遺存有40多處,,范圍涉及焦作全域。
兩漢,、魏晉時期的焦作最為熱鬧,。高聳的陶倉樓在全國獨樹一幟,或許只有碩大的漢代龍紋空心磚才能建起這摩天大樓,。諸多歷史人物出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熠熠生輝,。
唐宋時,,焦作緊跟時代步伐,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陶瓷文化,歷史上曾被贊譽“瓷都”,。明清時期,,焦作依舊名人輩出,那對粉彩瓷瓶,,還有那件貌似裝滿水的青色瓷缽,,靜靜地“坐”在展柜里,靜靜地“笑對”你的品評,。
榮昱森說,,布展時,他們特別注重選取生活氣息較為濃厚的文物,,拉近與游客的距離,,讓游客沉浸式感受焦作古人的生活。
文物
參觀時,,許多游客看到一件器物,,名叫陶㼽(chuang)。記者觀察了一下,,其為橢圓形,,細長,上面貌似有細孔,。這是一件于2023年在我市大陸村新石器文化遺存中發(fā)現(xiàn)的文物,。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講解員陳慶介紹,,這是古人的搓澡神器,,可刮腳、搓背的一件清潔工具,。聽罷,,眾人驚嘆不已。
記者了解到,,大陸村新石器文化遺存為首次亮相,。2023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這里發(fā)掘了一批紅陶器,、鳥獸骨骸,、磨制器等器物。據(jù)初步判斷,,大陸村遺址上的環(huán)壕聚落是仰韶文化最早階段環(huán)壕聚落,,填補了焦作地區(qū)的空白。
此次陳列展展出了大量貨幣,,喜歡了解古代貨幣知識的游客,,可進館一看,。
春秋戰(zhàn)國,河南地區(qū)多用鏟布,,說明當時此地多以鏟子作為一般等價物進行商品交換,。而位于今河北、山東地區(qū)的燕,、齊等國則流通刀幣,說明當?shù)匾缘额惞ぞ邽橐话愕葍r物,。位于今陜西,、山西的秦、魏等國則流通圜錢,,可能是以紡輪為原型制作的,。蟻鼻錢則是楚國貨幣。最終,,秦統(tǒng)一了六國,,圜錢成為中國古代貨幣的統(tǒng)一范式。
你見過太平天國時期的貨幣嗎,?在“巧工善琢——明清時期”篇章里,,就陳列著幾枚清楷書“太平天國”銅錢。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后,,開始鑄造“太平天國”銅錢。市博物館陳列的“太平天國”銅錢依然沿用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鑄幣形式,,其直徑2.4厘米,、緣厚0.1厘米,正面鑄楷書“太平天國”四字,,背面鑄“圣寶”二字,。由于太平天國存在時間較短,之后太平天國銅錢又遭遇收繳重鑄,,因而存世的太平天國銅錢并不多,。
參觀時,記者被宋時的“二十四孝雕磚”吸引了,�,!岸男⒌翊u”有24塊,每塊都一個故事,,有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等,目前市博物館正在對故事進行整理,。
在“二十四孝雕磚”中有一塊磚很特別,。磚上,一人手持長鞭趕著大象、豬,,仿若在犁地,。由此可見,幾千年前,,先祖可用大象當牲畜干活,。
這個故事名叫“孝感動天”,講的是舜的故事,。傳說,,舜的父親、繼母,、同父異母的弟弟多次想害死他,,舜卻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于是,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時,,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他,。
提起焦作文化,,漢文化是重要一筆。在此次陳列展中,,漢大型空心龍紋磚為首次展出,。
2012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市某建筑工地發(fā)掘了一座龍紋空心磚砌筑的人字形頂空心磚墓,。墓室內(nèi)全部由空心磚砌筑成槨室,,平面呈長方形,內(nèi)徑南北長2.76米,、東西寬1米,、高1.16米。該墓室由長方形帶龍紋空心磚18件和平行四邊形空心磚18件共同砌筑而成,。
修復
歷史是完整的,,也是破碎的。市博物館“古代山陽——焦作歷史文物陳列”展集中反映了多年來我市在文物修復方面的成績,。
市博物館文物修復專家劉鑫介紹,,此次陳列展共有65件(套)文物在修復后展出,,多數(shù)是2016年至今修復的。
漢代龍紋磚的修復令劉鑫印象深刻,。劉鑫說,,這件文物于2013年修復,是市博物館較早修復的一批文物之一,。磚體很大,,磚體內(nèi)十分脆弱,移動時稍有不慎,,整個磚體就會粉碎,。于是,劉鑫和隊友在漢磚上做起了“針線活”,。他們先在漢磚上打孔,孔的位置必須精準且形狀筆直,,然后灌膠,,再打入鋼釘固定。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就好比是用挖掘機開啤酒瓶蓋,,看上去是粗活,但要絕對心細,。
一個羽毛紋絞胎瓷碗修了三個月,。劉鑫介紹,瓷碗殘缺太多,,需要一點一點補全,,且不露痕跡�,?匆粫䞍貉鄱蓟�,,只好干干停停,里里外外用了三個月時間,。2023年,,劉鑫將絞胎瓷碗修復當作一個課題研究,其撰寫的論文還在省里榮獲一等獎,。
為了提升修復水平,,市博物館還從上海請來專家,與劉鑫團隊一起現(xiàn)場交流,、指導,。
一入博物館,一眼是千年,。一日周游,,可穿越萬年,。這便是城市的足跡、我們的足跡,。
(記者 王瑋萱)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