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1823年12月,美國第五任總統(tǒng)詹姆斯·門羅發(fā)表國情咨文,拋出所謂“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論調,“門羅主義”由此成為美國對外戰(zhàn)略的基石之一。200余年來,,美國抱持“門羅主義”,將拉美視為自家“后院”,,干涉拉美內政,,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為其稱霸世界服務,。
以下是美國揮舞“門羅主義”大旗,、侵略霸凌拉美的代表性事件:
1823年12月,美國總統(tǒng)詹姆斯·門羅發(fā)表所謂“門羅宣言”,,宣揚“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1836年3月,策動得克薩斯分裂勢力叛亂,,得克薩斯宣布脫離墨西哥獨立,。
1846年5月,向墨西哥宣戰(zhàn),奪取墨西哥近半國土和豐富資源,。
1854年7月,,借口保護美資公司,派遣軍艦炮轟尼加拉瓜港口城市圣胡安,。
1890年4月,,主辦第一次美洲會議,推動成立泛美體系,,作為美國在拉美推行“門羅主義”的抓手。
1898年4月,,發(fā)動美西戰(zhàn)爭,。同年12月,與西班牙簽訂《美西巴黎條約》,,規(guī)定西班牙放棄對古巴的一切主權要求,,將關島和波多黎各讓與美國,并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將菲律賓群島讓與美國,。
1899年3月,,聯合果品公司在美國成立,與美國政府沆瀣一氣,,壟斷中美洲和加勒比多國的支柱產業(yè),,把持其經濟命脈。
1901年3月,,頒布《普拉特修正案》,,干涉古巴內政外交,使其淪為美國的保護國,。
1903年2月,,強行租借古巴關塔那摩灣的部分領土并建立軍事基地,霸占至今,。
1903年11月,,通過支持巴拿馬獨立,巴美簽訂《巴拿馬運河條約》,,美國取得開鑿和經營巴拿馬運河的壟斷權以及對運河區(qū)的占領和使用權,。
1906年9月,在古巴帕爾馬政權垮臺后,,對古巴進行軍事干涉,,任命美陸軍部長為古巴總督,派兵占領古巴直至新總統(tǒng)就職,。
1907年2月,,強迫多米尼加簽署不平等協議,讓渡部分主權,以償還對美債務,。
1908年7月,,美軍登陸巴拿馬,以“監(jiān)督”該國首次總統(tǒng)選舉,。
1914年4月,,出兵占領墨西哥重要軍港韋拉克魯斯。
1915年7月,,趁海地動亂之機,,借口“保護僑民”出兵占領該國,直到1934年才撤軍,。
1916年11月,,武裝占領多米尼加,解散議會及政府,,成立由美軍軍官擔任總督的軍政府,。
1924年3月,借口調停洪都拉斯民間沖突,,派兵至首都特古西加爾巴,。
1930年8月,扶持由美國培植的多米尼加獨裁者特魯希略上臺,,后者實施了長達30年的暴政統(tǒng)治,。
1934年2月,美國駐尼加拉瓜使館陰謀策劃,,暗殺尼加拉瓜民族英雄桑地諾,。
1946年12月,在巴拿馬運河區(qū)設立“美洲學�,!�,,培養(yǎng)出大量拉美“獨裁者”“大毒梟”。
1947年9月,,施壓拉美國家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同美國簽訂《美洲國家間互助條約》,,通過建立軍事同盟進一步加強對拉美的控制。
1954年6月,,因不滿阿本斯推行民主改革,,武裝入侵危地馬拉推翻阿本斯政府。
1960年8月,,由于古巴推翻美國長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政權,美國中央情報局啟動長達數十年的刺殺已故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的計劃,。
1962年2月,,宣布對古巴實施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至今仍未解除,。
1964年3月,,因懷疑左翼總統(tǒng)古拉特倒向共產主義,支持巴西軍方發(fā)動政變將其推翻,。
1965年4月,,以維護法律和秩序為借口,派兵進駐多米尼加,,血腥鎮(zhèn)壓當地反美反獨裁的起義運動,。
1973年9月,策動智利右翼軍方政變,,推翻民選的阿連德政府,,開啟皮諾切特長達17年的軍政府統(tǒng)治。
1975年11月,,美國中情局支持一些南美國家啟動“禿鷹行動”,,為暗殺左翼及進步人士提供情報支持,。
1981年1月,,大幅增加對薩爾瓦多軍事援助,插手薩爾瓦多內戰(zhàn),,打擊左翼民族解放陣線,。
1981年12月,重金培植尼加拉瓜的反政府力量,,試圖推翻該國左翼政府,。
1982年3月,把古巴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為對古施加更嚴厲經濟制裁提供借口,。
1983年10月,借口恢復法治秩序,、保護美國公民,,入侵格林納達。
1989年12月,,以“正義事業(yè)行動”為名,,武裝入侵巴拿馬,推翻諾列加政府,。
1990年2月,,施壓尼加拉瓜左翼政府提前舉行大選,扶持右翼親美勢力上臺,。
1994年9月,,占領海地總統(tǒng)府,施壓海地政府交出政權并接管海地。
1996年7月,,吊銷哥倫比亞總統(tǒng)桑佩爾入美簽證,,干涉該國內政,迫使其接受美國緝毒政策,。
2002年4月,,策動委內瑞拉軍人政變,軟禁總統(tǒng)查韋斯,,逼迫其辭職,。
2006年5月,對委內瑞拉實施武器禁運,,隨后逐步擴大對委經濟和金融制裁,,限制其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切斷其經濟發(fā)展命脈,。
2009年6月,,涉嫌參與洪都拉斯軍方政變,通過美洪聯合軍事基地將總統(tǒng)塞拉亞押解至第三國,。
2012年6月,,利用巴拉圭總統(tǒng)盧戈與副總統(tǒng)佛朗哥之間的政見分歧,暗中支持佛朗哥發(fā)動政變罷免盧戈,。
2014年9月,,公布涉及22個國家的“主要毒品中轉國或主要非法毒品生產國”名單,其中包括17個拉美國家,,橫加干涉拉美國家的掃毒政策,。
2017年8月,奉行“美國優(yōu)先”,,以關稅制裁為要挾,,脅迫墨西哥和加拿大重新談判已經實施了20多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2018年4月,,在美國司法和情報部門介入下,,巴西前總統(tǒng)盧拉因涉嫌貪腐被捕入獄。2021年,,巴西聯邦最高法院裁決,,盧拉此前因涉嫌貪腐所獲的所有判決“均無效”。
2019年1月,,策動曾接受過美國培訓的委內瑞拉反對派成員瓜伊多發(fā)起政變,、自封“臨時總統(tǒng)”,凍結委在美資產,。
2019年5月,,將移民問題與關稅問題掛鉤,,以每月增加5%關稅直至25%相要挾,強迫墨西哥為美國邊境移民危機“埋單”,。
2019年10月,,把美國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引入拉美,輸出極右翼思想,,壯大保守派力量,。
2019年11月,推動玻利維亞反對派開展大規(guī)模反政府示威活動,,聯合該國軍方,,逼迫總統(tǒng)莫拉萊斯辭職。
2020年12月,,以反腐敗為名,,推出“恩格爾名單”,制裁中美洲官員和企業(yè)家,,以更好插手他國內政,。
2022年6月,拒絕邀請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參加美洲峰會,借機打壓“不聽話”的國家,。
2023年3月,,對洪都拉斯進行外交施壓,,試圖阻止該國同中國建交,。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
新華社記者陳寅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1823年12月,美國第五任總統(tǒng)詹姆斯·門羅發(fā)表國情咨文,,拋出所謂“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論調,,“門羅主義”由此成為美國對外戰(zhàn)略的基石之一。200余年來,,美國抱持“門羅主義”,,將拉美視為自家“后院”,干涉拉美內政,,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為其稱霸世界服務。
以下是美國揮舞“門羅主義”大旗,、侵略霸凌拉美的代表性事件:
1823年12月,,美國總統(tǒng)詹姆斯·門羅發(fā)表所謂“門羅宣言”,宣揚“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1836年3月,,策動得克薩斯分裂勢力叛亂,,得克薩斯宣布脫離墨西哥獨立。
1846年5月,,向墨西哥宣戰(zhàn),,奪取墨西哥近半國土和豐富資源。
1854年7月,,借口保護美資公司,,派遣軍艦炮轟尼加拉瓜港口城市圣胡安。
1890年4月,,主辦第一次美洲會議,,推動成立泛美體系,作為美國在拉美推行“門羅主義”的抓手,。
1898年4月,,發(fā)動美西戰(zhàn)爭。同年12月,,與西班牙簽訂《美西巴黎條約》,,規(guī)定西班牙放棄對古巴的一切主權要求,將關島和波多黎各讓與美國,,并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將菲律賓群島讓與美國,。
1899年3月,聯合果品公司在美國成立,,與美國政府沆瀣一氣,,壟斷中美洲和加勒比多國的支柱產業(yè),,把持其經濟命脈。
1901年3月,,頒布《普拉特修正案》,,干涉古巴內政外交,,使其淪為美國的保護國,。
1903年2月,,強行租借古巴關塔那摩灣的部分領土并建立軍事基地,,霸占至今。
1903年11月,,通過支持巴拿馬獨立,巴美簽訂《巴拿馬運河條約》,,美國取得開鑿和經營巴拿馬運河的壟斷權以及對運河區(qū)的占領和使用權,。
1906年9月,,在古巴帕爾馬政權垮臺后,對古巴進行軍事干涉,,任命美陸軍部長為古巴總督,,派兵占領古巴直至新總統(tǒng)就職,。
1907年2月,,強迫多米尼加簽署不平等協議,讓渡部分主權,,以償還對美債務,。
1908年7月,,美軍登陸巴拿馬,,以“監(jiān)督”該國首次總統(tǒng)選舉。
1914年4月,,出兵占領墨西哥重要軍港韋拉克魯斯,。
1915年7月,,趁海地動亂之機,,借口“保護僑民”出兵占領該國,,直到1934年才撤軍,。
1916年11月,武裝占領多米尼加,,解散議會及政府,,成立由美軍軍官擔任總督的軍政府。
1924年3月,,借口調停洪都拉斯民間沖突,,派兵至首都特古西加爾巴,。
1930年8月,,扶持由美國培植的多米尼加獨裁者特魯希略上臺,后者實施了長達30年的暴政統(tǒng)治,。
1934年2月,,美國駐尼加拉瓜使館陰謀策劃,暗殺尼加拉瓜民族英雄桑地諾,。
1946年12月,在巴拿馬運河區(qū)設立“美洲學�,!�,,培養(yǎng)出大量拉美“獨裁者”“大毒梟”,。
1947年9月,施壓拉美國家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同美國簽訂《美洲國家間互助條約》,,通過建立軍事同盟進一步加強對拉美的控制,。
1954年6月,因不滿阿本斯推行民主改革,,武裝入侵危地馬拉推翻阿本斯政府,。
1960年8月,由于古巴推翻美國長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政權,,美國中央情報局啟動長達數十年的刺殺已故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的計劃,。
1962年2月,,宣布對古巴實施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至今仍未解除,。
1964年3月,,因懷疑左翼總統(tǒng)古拉特倒向共產主義,,支持巴西軍方發(fā)動政變將其推翻,。
1965年4月,,以維護法律和秩序為借口,,派兵進駐多米尼加,,血腥鎮(zhèn)壓當地反美反獨裁的起義運動,。
1973年9月,,策動智利右翼軍方政變,,推翻民選的阿連德政府,,開啟皮諾切特長達17年的軍政府統(tǒng)治。
1975年11月,,美國中情局支持一些南美國家啟動“禿鷹行動”,,為暗殺左翼及進步人士提供情報支持。
1981年1月,,大幅增加對薩爾瓦多軍事援助,,插手薩爾瓦多內戰(zhàn),,打擊左翼民族解放陣線,。
1981年12月,重金培植尼加拉瓜的反政府力量,,試圖推翻該國左翼政府,。
1982年3月,把古巴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為對古施加更嚴厲經濟制裁提供借口,。
1983年10月,借口恢復法治秩序,、保護美國公民,,入侵格林納達。
1989年12月,,以“正義事業(yè)行動”為名,,武裝入侵巴拿馬,推翻諾列加政府,。
1990年2月,,施壓尼加拉瓜左翼政府提前舉行大選,扶持右翼親美勢力上臺,。
1994年9月,,占領海地總統(tǒng)府,施壓海地政府交出政權并接管海地,。
1996年7月,,吊銷哥倫比亞總統(tǒng)桑佩爾入美簽證,干涉該國內政,,迫使其接受美國緝毒政策,。
2002年4月,策動委內瑞拉軍人政變,,軟禁總統(tǒng)查韋斯,,逼迫其辭職。
2006年5月,,對委內瑞拉實施武器禁運,,隨后逐步擴大對委經濟和金融制裁,限制其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切斷其經濟發(fā)展命脈,。
2009年6月,,涉嫌參與洪都拉斯軍方政變,通過美洪聯合軍事基地將總統(tǒng)塞拉亞押解至第三國,。
2012年6月,,利用巴拉圭總統(tǒng)盧戈與副總統(tǒng)佛朗哥之間的政見分歧,暗中支持佛朗哥發(fā)動政變罷免盧戈,。
2014年9月,,公布涉及22個國家的“主要毒品中轉國或主要非法毒品生產國”名單,其中包括17個拉美國家,,橫加干涉拉美國家的掃毒政策,。
2017年8月,奉行“美國優(yōu)先”,,以關稅制裁為要挾,,脅迫墨西哥和加拿大重新談判已經實施了20多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2018年4月,,在美國司法和情報部門介入下,,巴西前總統(tǒng)盧拉因涉嫌貪腐被捕入獄。2021年,,巴西聯邦最高法院裁決,,盧拉此前因涉嫌貪腐所獲的所有判決“均無效”。
2019年1月,,策動曾接受過美國培訓的委內瑞拉反對派成員瓜伊多發(fā)起政變,、自封“臨時總統(tǒng)”,凍結委在美資產,。
2019年5月,,將移民問題與關稅問題掛鉤,以每月增加5%關稅直至25%相要挾,,強迫墨西哥為美國邊境移民危機“埋單”,。
2019年10月,把美國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引入拉美,,輸出極右翼思想,,壯大保守派力量。
2019年11月,,推動玻利維亞反對派開展大規(guī)模反政府示威活動,,聯合該國軍方,逼迫總統(tǒng)莫拉萊斯辭職,。
2020年12月,,以反腐敗為名,推出“恩格爾名單”,,制裁中美洲官員和企業(yè)家,,以更好插手他國內政,。
2022年6月,拒絕邀請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參加美洲峰會,借機打壓“不聽話”的國家,。
2023年3月,,對洪都拉斯進行外交施壓,試圖阻止該國同中國建交,。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
新華社記者陳寅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