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南京7月5日電 題:學者莫礪鋒攜新作分享“詩意人生”
新華社記者蔣芳
第十五屆江蘇書展上,,76歲的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長莫礪鋒是最忙的作者之一,。他攜兩本新書、一本合著新作及兩本再版作品而來,,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7月3日上午,,他擔綱“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講,推介《斯文江蘇》,;午后轉(zhuǎn)場《詩意人生》新書分享會,。4日上午首發(fā)新作《白居易十講》,下午又攜《陸游十講》開講“千古風流陸放翁”,。此外,,他還以線上直播的方式推介《莫礪鋒講唐詩課》。
“幾部作品分屬不同出版社,,倒也湊巧,。權(quán)當是我對中國古典詩詞的一次集中推介吧�,!蹦Z鋒笑著說,。
作為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顧問、宋代文學學會名譽會長,,莫礪鋒深耕唐宋文學,,底蘊深厚。
在新書《白居易十講》發(fā)布會上,,他興奮地分享2025年其實也是白居易赴任蘇州刺史1200周年,,特意展示書后所附的白居易簡譜,又重點分享了自己最喜愛的《琵琶行》,。
“別時茫茫江浸月”“唯見江心秋月白”“繞船月明江水寒”,,莫礪鋒說:“《琵琶行》對月影的描寫貫穿全篇,如此生動,。此后我再見到水面月影,,腦海中總會浮現(xiàn)這三句詩,而非其他詠月詩作,�,!�
午后,他又攜《陸游十講》開講“千古風流陸放翁”,。這位自20世紀90年代起就深耕陸游研究,、撰寫20余篇論文且擔任陸游研究會會長近二十年的學者,坦言這本書“來得有些晚了”,。恰逢陸游誕辰900周年,,他特意簡化學術(shù)表述,刪去大量注釋,,希望以更通俗的方式貼近讀者,。
“陸游72歲時寫下‘吳中近事君知否,團扇家家畫放翁’,寄托詩名傳世的愿望,。我也想出一份力,,讓陸放翁走進更多當代人的視野�,!蹦Z鋒說,。
《詩意人生》雖為再版,但分享會現(xiàn)場座無虛席,。莫礪鋒列舉了自己敬仰的六位詩人: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和辛棄疾,他們以烈士,、隱士,、豪士、儒士,、居士,、俠士的不同范式,鑄就詩性與人格豐碑,。
他指出:“西方人對詩意棲居的探討常停留在哲學層面,,中國人的詩意生存則扎根于生活實踐。六位詩人的人生際遇,、創(chuàng)作風格大相徑庭,,但‘易地則皆然’,同樣超越現(xiàn)實局限,,抵達了共同的詩意境界,。”
為期5天的第十五屆江蘇書展匯聚了全國400余家出版發(fā)行單位,、500余家供應商和超10萬種出版物,,新書發(fā)布會密集舉辦。
莫礪鋒連續(xù)亮相,,人氣居高不下,。簽售現(xiàn)場排著長隊,他逐一為讀者簽名并交流,。
有家長請教引導孩子學詩的方法,,他舉著手中的詩集建議:“先讀,別急著背誦,。名篇的文化熏陶與美學啟迪,,終會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位即將踏上中學語文教師崗位的年輕人求教育人之道,。曾在講臺耕耘38年的莫礪鋒回憶:“我本來是蘇州中學的理科生,,因語文老師的引導才愛上古典文學,。”他勉勵年輕人,,評價語文老師的關鍵不在于分數(shù),,而在于能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
既是學者,,在學術(shù)上“進”得去;也是師者,,在普及上“出”得來,。雖已告別講臺,莫礪鋒仍通過一部部新作,、一場場講座,,推動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代煥發(fā)新生。
“詩歌里蘊含豐盈的精神力量,,足以滋潤當代人心靈,,賦予我們在復雜現(xiàn)實中自立的力量。希望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啟發(fā),,有所收獲,。”莫礪鋒說,。
![]() |
![]()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南京7月5日電 題:學者莫礪鋒攜新作分享“詩意人生”
新華社記者蔣芳
第十五屆江蘇書展上,,76歲的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長莫礪鋒是最忙的作者之一。他攜兩本新書,、一本合著新作及兩本再版作品而來,,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7月3日上午,,他擔綱“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講,,推介《斯文江蘇》;午后轉(zhuǎn)場《詩意人生》新書分享會,。4日上午首發(fā)新作《白居易十講》,,下午又攜《陸游十講》開講“千古風流陸放翁”,。此外,他還以線上直播的方式推介《莫礪鋒講唐詩課》,。
“幾部作品分屬不同出版社,,倒也湊巧。權(quán)當是我對中國古典詩詞的一次集中推介吧,�,!蹦Z鋒笑著說。
作為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顧問,、宋代文學學會名譽會長,,莫礪鋒深耕唐宋文學,底蘊深厚,。
在新書《白居易十講》發(fā)布會上,他興奮地分享2025年其實也是白居易赴任蘇州刺史1200周年,,特意展示書后所附的白居易簡譜,,又重點分享了自己最喜愛的《琵琶行》。
“別時茫茫江浸月”“唯見江心秋月白”“繞船月明江水寒”,,莫礪鋒說:“《琵琶行》對月影的描寫貫穿全篇,,如此生動。此后我再見到水面月影,,腦海中總會浮現(xiàn)這三句詩,,而非其他詠月詩作�,!�
午后,,他又攜《陸游十講》開講“千古風流陸放翁”。這位自20世紀90年代起就深耕陸游研究,、撰寫20余篇論文且擔任陸游研究會會長近二十年的學者,,坦言這本書“來得有些晚了”。恰逢陸游誕辰900周年,,他特意簡化學術(shù)表述,,刪去大量注釋,希望以更通俗的方式貼近讀者,。
“陸游72歲時寫下‘吳中近事君知否,,團扇家家畫放翁’,寄托詩名傳世的愿望,。我也想出一份力,,讓陸放翁走進更多當代人的視野�,!蹦Z鋒說,。
《詩意人生》雖為再版,,但分享會現(xiàn)場座無虛席。莫礪鋒列舉了自己敬仰的六位詩人: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和辛棄疾,,他們以烈士、隱士,、豪士,、儒士、居士,、俠士的不同范式,,鑄就詩性與人格豐碑。
他指出:“西方人對詩意棲居的探討常停留在哲學層面,,中國人的詩意生存則扎根于生活實踐,。六位詩人的人生際遇、創(chuàng)作風格大相徑庭,,但‘易地則皆然’,,同樣超越現(xiàn)實局限,抵達了共同的詩意境界,�,!�
為期5天的第十五屆江蘇書展匯聚了全國400余家出版發(fā)行單位、500余家供應商和超10萬種出版物,,新書發(fā)布會密集舉辦,。
莫礪鋒連續(xù)亮相,人氣居高不下,。簽售現(xiàn)場排著長隊,,他逐一為讀者簽名并交流。
有家長請教引導孩子學詩的方法,,他舉著手中的詩集建議:“先讀,,別急著背誦。名篇的文化熏陶與美學啟迪,,終會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位即將踏上中學語文教師崗位的年輕人求教育人之道,。曾在講臺耕耘38年的莫礪鋒回憶:“我本來是蘇州中學的理科生,因語文老師的引導才愛上古典文學,�,!彼銊钅贻p人,,評價語文老師的關鍵不在于分數(shù),而在于能否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
既是學者,在學術(shù)上“進”得去,;也是師者,,在普及上“出”得來。雖已告別講臺,,莫礪鋒仍通過一部部新作,、一場場講座,推動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代煥發(fā)新生,。
“詩歌里蘊含豐盈的精神力量,,足以滋潤當代人心靈,賦予我們在復雜現(xiàn)實中自立的力量,。希望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啟發(fā),,有所收獲�,!蹦Z鋒說。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