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藏珍:鎏金帶蓋爐
更新時間:2024-2-24 20:33:57 來源:河南博物院
時政要聞
第195集:鎏金帶蓋爐
青銅鎏金工藝萌芽于戰(zhàn)國時期,,在漢代得到充分發(fā)展,,這是一種復雜精致的青銅裝飾工藝,需要重復多道工序,,才能達到致密而又均勻的驚艷效果,。
鎏金帶蓋爐,東漢生活器具,,口徑33.5厘米,,高26厘米,1974年3月河南省洛陽市偃師李家村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蓋爐整體呈圓形,器蓋隆起,,頂部有柿蒂紋,,中間鑄半圓形鈕,鈕中穿一活環(huán),,用于提攜,。器身敞口,束頸,,小窄肩,,肩下裝飾兩周瓦楞紋,兩側有一對鋪首銜環(huán)耳,,腹部向底部逐漸內收,圓底下有三個蹄狀足,,均裝飾獸面紋,。
這件鎏金帶蓋爐,是研究漢代的金屬冶煉工藝,、青銅造型藝術的寶貴實物資料,,顯耀著漢代匠師們卓越的智慧。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第195集:鎏金帶蓋爐
青銅鎏金工藝萌芽于戰(zhàn)國時期,,在漢代得到充分發(fā)展,這是一種復雜精致的青銅裝飾工藝,,需要重復多道工序,,才能達到致密而又均勻的驚艷效果。
鎏金帶蓋爐,,東漢生活器具,,口徑33.5厘米,高26厘米,,1974年3月河南省洛陽市偃師李家村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蓋爐整體呈圓形,,器蓋隆起,,頂部有柿蒂紋,中間鑄半圓形鈕,,鈕中穿一活環(huán),,用于提攜。器身敞口,,束頸,,小窄肩,肩下裝飾兩周瓦楞紋,,兩側有一對鋪首銜環(huán)耳,,腹部向底部逐漸內收,圓底下有三個蹄狀足,,均裝飾獸面紋,。
這件鎏金帶蓋爐,是研究漢代的金屬冶煉工藝,、青銅造型藝術的寶貴實物資料,,顯耀著漢代匠師們卓越的智慧。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