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異地高考”有準入條件
袁貴仁介紹,目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79.4%在公辦學校就讀,,初步解決了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2003年出臺文件,,允許隨遷子女在當?shù)剡M行義務教育�,,F(xiàn)在,當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開始要考高中,、考大學,,這是一個客觀的、不能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痹F仁說。
為了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shù)氐纳龑W問題,,教育部會同發(fā)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經過深入調研,起草了一個文件,。2012年8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了該意見通知。
袁貴仁說,,文件主要精神有三點:一要積極解決,。文件規(guī)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臺解決辦法。
二是要有條件準入,。首先家長要符合條件,,學生還要符合條件。家長基本條件是,,你在地方有穩(wěn)定的工作,,有穩(wěn)定的住所,有穩(wěn)定的收入,,并且繳納各種保險,,你是這個地方的常住人口,盡管你不是戶籍人口,。學生本人條件是,,這個學生有可能在這里學了小學、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來,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這里,,因此各地會根據(jù)實際情況,什么樣的學生跟我的本地學生是一樣的,。還有一個是城市條件,,這個城市發(fā)展需不需要這個行業(yè),需不需要這個群體,,我這個城市能發(fā)展到多大規(guī)模,,不是說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據(jù)城市的發(fā)展需要和承載能力,。
三要因地制宜,。各地根據(jù)人口流動的具體狀況,制定具體的辦法,,提出具體的條件,。
奧數(shù)熱因優(yōu)質資源不足
針對社會熱議的奧數(shù)培訓與小升初利益鏈掛鉤問題,袁貴仁昨日表示,,“奧數(shù)熱”涉及中小學擇校問題,,根本原因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不足,。
預計4%的目標能實現(xiàn)
袁貴仁表示,2012年預計我國教育總經費投入將達2.2萬億,,比去年增加約6000億,,4%的目標能夠如期實現(xiàn)。
■ 進展
教育部:盡快明確“異地高考”時間表
確保年底前出臺,;制定政策要把握三原則
據(jù)新華社電 教育部6日召開座談會,,邀請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山東,、湖北,、黑龍江、安徽,、云南等9個�,。ㄊ校┯嘘P方面負責同志研討“異地高考”政策。
合法穩(wěn)定住所包括租賃
會議指出,,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升學考試問題要把握三大原則:一要堅持以人為本,,把解決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問題作為重大民生問題來抓。二要統(tǒng)籌考慮,,多方協(xié)調,,積極穩(wěn)妥推進。三要以地方為主實施,,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解決。
會議強調,,要盡快明確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問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制定好實施方案。一要進一步摸清底數(shù),,掌握非本地戶籍人口變動和隨遷子女就學等情況,為方案制訂提供可靠依據(jù),。二要按“三個根據(jù)”要求,,即:根據(jù)城市功能定位、產業(yè)結構布局和城市資源承載能力,,根據(jù)進城務工人員在當?shù)氐暮戏ǚ(wěn)定職業(yè),、合法穩(wěn)定住所(含租賃)和按照國家規(guī)定參加社會保險年限,根據(jù)隨遷子女在當?shù)剡B續(xù)就學年限等情況,,進一步細化準入條件,,確定操作辦法,。三要嚴格落實文件要求,確保各地實施方案2012年底前出臺,。
京滬介紹了工作打算
會議要求,,各地有關部門要共同研究制訂方案,流入地和流出地要積極配合,,做好政策銜接,,保障考生回流出地順利參加升學考試。
座談會上,,福建,、山東、湖北等已公布初步方案的省市代表,,交流了他們的思路和做法,;北京、上海,、廣東等人口流入集中的省市代表,,重點介紹了初步考慮和工作打算;黑龍江,、安徽,、云南等省市代表,重點匯報了做好政策銜接的思路和舉措,。
■ 北京情況
北京“異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
截至2011年秋季開學,,北京市義務教育隨遷子女約47.8萬人,創(chuàng)歷史新高
昨天,,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的“異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中。
對于教育部提出的將采取適當增加高校招生計劃等措施,,確保流入地入學率的意見,,這位負責人表示,增加招生計劃可以解決錄取率的問題,,卻難以解決城市面臨的其他困難,。
據(jù)介紹,截至2011年秋季開學,,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約有47.8萬人,,創(chuàng)歷史新高。目前在公辦學校就讀的隨遷子女約33.9萬人,,占總數(shù)的70%,。今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比2010年同期增長了4.4萬人,比2000年同期增長了39.3萬人,。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隨遷子女數(shù)量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北京市堅持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學校為主”的方針,,目前在全市公辦學校就讀的約33.9萬人,,占總數(shù)的70%。
新京報記者 杜丁
■ 個案
“綠卡族”最關注實施時間
住房,、工作,、保險、學籍一應俱全,,小學,、初中、高中一路綠燈,,卻翻不過高考這道坎,。這是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北京綠卡族”家長心中的痛楚,金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金女士2000年開始到北京打拼,,并在2005年買房,同時把在哈爾濱的女兒接到北京,,女兒當時上五年級,。作為一名外企財務人員,金女士的單位為她辦理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俗稱“北京綠卡”),。持卡人員的子女就讀小學,、初中、高中,,都與北京市民享受同等政策,,但就是高考沒有放開。
2010年,,金女士的女兒升入朝陽區(qū)一所重點高中,。不過,無法在京高考,,一直困擾著金女士,。事實上,初中畢業(yè)時,,她曾與女兒討論過回鄉(xiāng)讀高中的問題,,不過女兒堅決反對,甚至以死相逼,。“老家沒有任何親人,,讓一個女孩子孤零零地回去,,我也下不了狠心,。”
今年3月,,金女士回老家?guī)秃⒆勇?lián)系高中,,不過由于兩地教材差異,孩子回鄉(xiāng)考試的成績很不理想,,在畢業(yè)年級中墊底,。學校以接收孩子會影響升學率為由,拒絕為其辦理學籍,。目前,,對于孩子而言,最有可能以社會人員身份參加高考,,但這個身份又會使孩子在報考高校時受到一定限制,。
昨天,聽到教育部公布的異地高考準入條件后,,金女士說,,目前她和女兒已滿足了條件。至于是否符合城市需要,,她認為自己持有“北京綠卡”,,這就證明自己是城市發(fā)展需要而引進的人才。但就算一切符合,,北京市的政策究竟何時出臺,、何時實施,自己的子女究竟能否享受,,這才是她最關心的問題,。
新京報記者 王佳琳
■ 對話
“條件設置不能過于苛刻”
新京報:教育部公布隨遷子女當?shù)馗呖既棗l件,多少孩子會受益,?
張千帆(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曾就解決“隨遷子女就地參加高考”問題向國務院遞交建議書):教育部剛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隨遷子女達1260.97萬人,,2010年為1167.17萬人,。因為各地制定時間表和條件,可能很多孩子無法受益,,如果能有一半孩子受益就不錯了,。同時,留守兒童可能會轉換為隨遷子女,,這個規(guī)模也在不斷變化,。
新京報:把制定時間表的權限交給各地,是否會有一批隨遷子女仍要掉在不同時間表的夾縫里,?
張千帆:普遍有這個擔心,,怕地方設定的條件過高,,過于苛刻。社會各界尤其是隨遷子女的父母要盯著當?shù)卣�,,不能在年限設置上搞得太長,。山東的方案比較好,2014年實施這一政策,,絕大多數(shù)省份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即便京滬要“進一步摸清底數(shù),掌握非本地戶籍人口變動和隨遷子女就學等情況”,,但我認為不應延遲太久,。
新京報:對父母、孩子設置諸多條件,,這些設定是否苛刻,?
張千帆:這本來是對隨遷子女的一項政策,不能對家長要求過于苛刻,,不能在這些問題上要求年限過長,。如果父母不在當?shù)毓ぷ鳎『⒑茈y在當?shù)鼐妥x,。父母工作的性質不是那么重要,。對學籍也不能要求年限太長,否則會導致相當一部分隨遷子女享受不到這個政策,。
新京報記者 郭少峰
![]() |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異地高考”有準入條件
袁貴仁介紹,,目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79.4%在公辦學校就讀,,初步解決了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2003年出臺文件,,允許隨遷子女在當?shù)剡M行義務教育。現(xiàn)在,,當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開始要考高中,、考大學,這是一個客觀的,、不能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袁貴仁說。
為了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shù)氐纳龑W問題,,教育部會同發(fā)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經過深入調研,,起草了一個文件,。2012年8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了該意見通知,。
袁貴仁說,,文件主要精神有三點:一要積極解決。文件規(guī)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臺解決辦法,。
二是要有條件準入,。首先家長要符合條件,學生還要符合條件,。家長基本條件是,,你在地方有穩(wěn)定的工作,有穩(wěn)定的住所,,有穩(wěn)定的收入,,并且繳納各種保險,你是這個地方的常住人口,,盡管你不是戶籍人口,。學生本人條件是,這個學生有可能在這里學了小學,、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來,,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這里,因此各地會根據(jù)實際情況,,什么樣的學生跟我的本地學生是一樣的,。還有一個是城市條件,這個城市發(fā)展需不需要這個行業(yè),,需不需要這個群體,,我這個城市能發(fā)展到多大規(guī)模,不是說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據(jù)城市的發(fā)展需要和承載能力,。
三要因地制宜。各地根據(jù)人口流動的具體狀況,,制定具體的辦法,,提出具體的條件,。
奧數(shù)熱因優(yōu)質資源不足
針對社會熱議的奧數(shù)培訓與小升初利益鏈掛鉤問題,袁貴仁昨日表示,,“奧數(shù)熱”涉及中小學擇校問題,,根本原因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不足。
預計4%的目標能實現(xiàn)
袁貴仁表示,,2012年預計我國教育總經費投入將達2.2萬億,,比去年增加約6000億,4%的目標能夠如期實現(xiàn),。
■ 進展
教育部:盡快明確“異地高考”時間表
確保年底前出臺,;制定政策要把握三原則
據(jù)新華社電 教育部6日召開座談會,邀請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山東、湖北,、黑龍江,、安徽、云南等9個�,。ㄊ校┯嘘P方面負責同志研討“異地高考”政策,。
合法穩(wěn)定住所包括租賃
會議指出,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升學考試問題要把握三大原則:一要堅持以人為本,,把解決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問題作為重大民生問題來抓,。二要統(tǒng)籌考慮,多方協(xié)調,,積極穩(wěn)妥推進,。三要以地方為主實施,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解決,。
會議強調,要盡快明確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問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制定好實施方案,。一要進一步摸清底數(shù),掌握非本地戶籍人口變動和隨遷子女就學等情況,,為方案制訂提供可靠依據(jù),。二要按“三個根據(jù)”要求,即:根據(jù)城市功能定位,、產業(yè)結構布局和城市資源承載能力,,根據(jù)進城務工人員在當?shù)氐暮戏ǚ(wěn)定職業(yè)、合法穩(wěn)定住所(含租賃)和按照國家規(guī)定參加社會保險年限,根據(jù)隨遷子女在當?shù)剡B續(xù)就學年限等情況,,進一步細化準入條件,,確定操作辦法。三要嚴格落實文件要求,,確保各地實施方案2012年底前出臺,。
京滬介紹了工作打算
會議要求,各地有關部門要共同研究制訂方案,,流入地和流出地要積極配合,,做好政策銜接,保障考生回流出地順利參加升學考試,。
座談會上,,福建、山東,、湖北等已公布初步方案的省市代表,,交流了他們的思路和做法;北京,、上海,、廣東等人口流入集中的省市代表,重點介紹了初步考慮和工作打算,;黑龍江,、安徽、云南等省市代表,,重點匯報了做好政策銜接的思路和舉措,。
■ 北京情況
北京“異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
截至2011年秋季開學,北京市義務教育隨遷子女約47.8萬人,,創(chuàng)歷史新高
昨天,,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的“異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中,。
對于教育部提出的將采取適當增加高校招生計劃等措施,,確保流入地入學率的意見,這位負責人表示,,增加招生計劃可以解決錄取率的問題,,卻難以解決城市面臨的其他困難。
據(jù)介紹,,截至2011年秋季開學,,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約有47.8萬人,創(chuàng)歷史新高,。目前在公辦學校就讀的隨遷子女約33.9萬人,,占總數(shù)的70%,。今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比2010年同期增長了4.4萬人,比2000年同期增長了39.3萬人,。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隨遷子女數(shù)量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北京市堅持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學校為主”的方針,,目前在全市公辦學校就讀的約33.9萬人,占總數(shù)的70%,。
新京報記者 杜丁
■ 個案
“綠卡族”最關注實施時間
住房,、工作、保險,、學籍一應俱全,,小學、初中,、高中一路綠燈,,卻翻不過高考這道坎。這是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北京綠卡族”家長心中的痛楚,,金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金女士2000年開始到北京打拼,,并在2005年買房,,同時把在哈爾濱的女兒接到北京,女兒當時上五年級,。作為一名外企財務人員,,金女士的單位為她辦理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俗稱“北京綠卡”)。持卡人員的子女就讀小學,、初中,、高中,都與北京市民享受同等政策,,但就是高考沒有放開,。
2010年,金女士的女兒升入朝陽區(qū)一所重點高中,。不過,,無法在京高考,一直困擾著金女士,。事實上,,初中畢業(yè)時,她曾與女兒討論過回鄉(xiāng)讀高中的問題,,不過女兒堅決反對,,甚至以死相逼,。“老家沒有任何親人,,讓一個女孩子孤零零地回去,,我也下不了狠心�,!�
今年3月,,金女士回老家?guī)秃⒆勇?lián)系高中,不過由于兩地教材差異,,孩子回鄉(xiāng)考試的成績很不理想,,在畢業(yè)年級中墊底。學校以接收孩子會影響升學率為由,,拒絕為其辦理學籍,。目前,對于孩子而言,,最有可能以社會人員身份參加高考,,但這個身份又會使孩子在報考高校時受到一定限制。
昨天,,聽到教育部公布的異地高考準入條件后,,金女士說,目前她和女兒已滿足了條件,。至于是否符合城市需要,,她認為自己持有“北京綠卡”,這就證明自己是城市發(fā)展需要而引進的人才,。但就算一切符合,,北京市的政策究竟何時出臺、何時實施,,自己的子女究竟能否享受,,這才是她最關心的問題。
新京報記者 王佳琳
■ 對話
“條件設置不能過于苛刻”
新京報:教育部公布隨遷子女當?shù)馗呖既棗l件,,多少孩子會受益,?
張千帆(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曾就解決“隨遷子女就地參加高考”問題向國務院遞交建議書):教育部剛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隨遷子女達1260.97萬人,,2010年為1167.17萬人。因為各地制定時間表和條件,,可能很多孩子無法受益,,如果能有一半孩子受益就不錯了。同時,,留守兒童可能會轉換為隨遷子女,,這個規(guī)模也在不斷變化,。
新京報:把制定時間表的權限交給各地,是否會有一批隨遷子女仍要掉在不同時間表的夾縫里,?
張千帆:普遍有這個擔心,,怕地方設定的條件過高,過于苛刻,。社會各界尤其是隨遷子女的父母要盯著當?shù)卣�,,不能在年限設置上搞得太長。山東的方案比較好,,2014年實施這一政策,,絕大多數(shù)省份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即便京滬要“進一步摸清底數(shù),,掌握非本地戶籍人口變動和隨遷子女就學等情況”,,但我認為不應延遲太久。
新京報:對父母,、孩子設置諸多條件,,這些設定是否苛刻?
張千帆:這本來是對隨遷子女的一項政策,,不能對家長要求過于苛刻,,不能在這些問題上要求年限過長。如果父母不在當?shù)毓ぷ�,,小孩很難在當?shù)鼐妥x,。父母工作的性質不是那么重要。對學籍也不能要求年限太長,,否則會導致相當一部分隨遷子女享受不到這個政策。
新京報記者 郭少峰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