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王思北,、施雨岑)有的城市有七八條建設路,、公園路等重名街道,,有的城市存在不少曼哈頓,、威尼斯等洋地名……不規(guī)范地名的存在給群眾出行帶來諸多不便。為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地名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加強地名文化保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2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對相關工作進行部署,。
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指出,地名是基本的社會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態(tài)和載體,。承載著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記憶,、情感的寄托。
“我國地名文化資源內涵豐富,,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崩盍f,如泰山,、黃河等地名映襯著美麗中國的壯美山川,,安慶、吉安等地名寄托著人們祈盼吉祥的美好愿望,,六尺巷,、仁和莊等地名彰顯著和諧禮讓的傳統(tǒng)美德。
但是,,近年來一些地方對地名文化保護不夠,,輕易亂改地名,導致許多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地名快速消失,;一些地方在地名命名時盲目貪大,、媚洋、求怪,,導致“大,、洋、怪,、重”等地名亂象大量滋生,,對地名文化傳承造成了很大損害。據(jù)民政部統(tǒng)計,,近30年來,,僅伴隨基層行政區(qū)劃和建制村調整,我國就有6萬多個鄉(xiāng)鎮(zhèn)名稱和40多萬個村名稱被廢棄,。
記者了解到,,針對大量存在的“洋地名”現(xiàn)象,相關部門和地方已在各類規(guī)定中進行規(guī)范,�,!兜孛芾項l例實施細則》明確,不以外國人名,、地名命名我國地名,,其中包括居民區(qū)、樓群,、建筑物等,。
對此,李立國指出,,將重點清理整治居民區(qū),、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橋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guī)范地名。遵循地名命名和地名演化規(guī)律,,堅持保護為主,,防止亂改地名,決不讓大量地名文化遺產(chǎn)無端消失,。重點整改有損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重背離公序良俗,、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不規(guī)范地名,。對群眾已經(jīng)習慣、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不更改,。建立地名命名,、更名、注銷和使用管理的長效機制,,防止隨意命名更名,,從源頭上遏制新的不規(guī)范地名產(chǎn)生,切實保護好地名文化,。
據(jù)悉,,此次地名保護和整治工作從2016年2月開始至2017年6月結束,分為動員部署,、普查摸底,、清理整改、健全制度,、總結驗收五階段,。其中,清理整改工作原則上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地名文化遺產(chǎn)確認或地名更名命名后,,要及時向社會公布。
![]() |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王思北,、施雨岑)有的城市有七八條建設路,、公園路等重名街道,有的城市存在不少曼哈頓,、威尼斯等洋地名……不規(guī)范地名的存在給群眾出行帶來諸多不便,。為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地名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加強地名文化保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2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對相關工作進行部署,。
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指出,,地名是基本的社會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態(tài)和載體。承載著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記憶,、情感的寄托,。
“我國地名文化資源內涵豐富,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崩盍f,如泰山,、黃河等地名映襯著美麗中國的壯美山川,,安慶、吉安等地名寄托著人們祈盼吉祥的美好愿望,,六尺巷,、仁和莊等地名彰顯著和諧禮讓的傳統(tǒng)美德。
但是,,近年來一些地方對地名文化保護不夠,,輕易亂改地名,導致許多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地名快速消失,;一些地方在地名命名時盲目貪大,、媚洋、求怪,,導致“大,、洋、怪,、重”等地名亂象大量滋生,,對地名文化傳承造成了很大損害。據(jù)民政部統(tǒng)計,,近30年來,,僅伴隨基層行政區(qū)劃和建制村調整,我國就有6萬多個鄉(xiāng)鎮(zhèn)名稱和40多萬個村名稱被廢棄,。
記者了解到,,針對大量存在的“洋地名”現(xiàn)象,相關部門和地方已在各類規(guī)定中進行規(guī)范,�,!兜孛芾項l例實施細則》明確,,不以外國人名、地名命名我國地名,,其中包括居民區(qū),、樓群、建筑物等,。
對此,,李立國指出,將重點清理整治居民區(qū),、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橋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guī)范地名,。遵循地名命名和地名演化規(guī)律,堅持保護為主,,防止亂改地名,,決不讓大量地名文化遺產(chǎn)無端消失。重點整改有損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重背離公序良俗、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不規(guī)范地名,。對群眾已經(jīng)習慣,、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不更改。建立地名命名,、更名,、注銷和使用管理的長效機制,防止隨意命名更名,,從源頭上遏制新的不規(guī)范地名產(chǎn)生,,切實保護好地名文化。
據(jù)悉,,此次地名保護和整治工作從2016年2月開始至2017年6月結束,,分為動員部署、普查摸底,、清理整改,、健全制度、總結驗收五階段。其中,,清理整改工作原則上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地名文化遺產(chǎn)確認或地名更名命名后,要及時向社會公布,。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