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習近平的2016”年終系列之三:
2016,習近平鋪展“一帶一路 ”的“宏大敘事”
新華網記者 張敏彥
[學習進行時]回首2016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5次:新春,中東開局之訪,;孟春至仲夏,,兩訪中東歐;金秋,,到周邊國家“走親戚”,;歲尾,拉美的越洋之行,。5次出訪務實高效,,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新局。梳理這5次外訪,,“一帶一路”是關鍵詞,。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原創(chuàng)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帶您走進2016年習主席的出訪之旅,。
從中東到中東歐,,從中亞、南亞到拉美,,習近平主席2016年的出訪路線,,在“一帶一路”的宏大敘事中鋪展。伴隨著習主席的足跡,,“一帶一路”倡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新的起點上邁向新的征程,。
2016年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fā)表題為《共同開創(chuàng)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中東開局之訪:“一帶一路”花開沙,、埃,、伊
駝鈴相聞,,舟楫相望。
古絲綢之路跨越千年時空,,煥發(fā)著新的生機,。中東三國沙特、埃及,、伊朗處于“一帶一路”西端交匯地帶,,歷史、地理淵源決定了3國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新年伊始,,習主席開啟中東開局之訪,展開2016年首場重大外交行動,。
正如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所說,,“‘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痹L問期間,沙特,、埃及,、伊朗三國分別同中國簽署了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展示共謀發(fā)展的強烈愿望,。
習主席的中東之訪,,5天內開展40多場活動,可謂夙興夜寐,風塵仆仆,。訪問期間,,中沙共簽署14項合作文件,中埃共簽署21項合作文件,,中伊共簽署17項合作文件,,這些合作文件涵蓋經貿、能源,、金融,、通信、航空航天,、氣候變化等諸多領域,,上天入海,連東接西,,大大拓展了務實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習主席表示:“我們在中東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范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網絡,�,!�
在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框架下,中國與三國的經貿合作鏈條將進一步延伸,,合作也更具“黏度”,,受到中東三國輿論高度關注和廣泛贊揚,,認為這是中國與地區(qū)國家共同奏響的“一帶一路”新樂章,。
兩訪中東歐:“一帶一路”急速升溫
3月底,習主席成功訪問捷克,。不到三個月時間,,習主席又再次來到中東歐國家塞爾維亞和波蘭。中國與中東歐合作升溫,,與“一帶一路”建設逐漸深入相關,。
當地時間2016年3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布拉格拉尼莊園同捷克總統(tǒng)澤曼舉行會晤,。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一帶一路”,,是中東歐大地走向繁榮的又一次歷史機遇。
曾經,,古絲綢之路和琥珀之路在中東歐土地上交匯,,而今,“一帶一路”建設進程加速,,中東歐熱切期盼進一步攜手中國,。
中東歐地區(qū),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向西延伸的必經之路,,也是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關鍵通道,。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發(fā)展格局中,中東歐16國全部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
對于“一帶一路”倡議,,這些國家做出了積極響應。中東歐與中國的經濟互補性非常強,,“一帶一路”帶來了其所需的貿易,、投資,也提升了中東歐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3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捷克之行,既是中捷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主席對捷的首次訪問,,也是習主席對中東歐國家的首訪,。習主席與捷克總統(tǒng)澤曼舉行會談,,雙方同意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捷克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中捷簽署多項合作文件,,從傳統(tǒng)的制造業(yè)合作,,到新技術領域攜手,合同累計金額高達60億美元,。
萬木蔥郁的6月,,習主席再次來到中東歐,對塞爾維亞和波蘭進行國事訪問,,并赴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塔什干之行,是習主席連續(xù)第4年訪問中亞,。輿論認為,,這是鞏固傳統(tǒng)友誼的“走親戚”之旅,,這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提速之旅,。
在塞爾維亞,習主席赴鋼廠考察中塞產能合作,;在波蘭,,習主席親自迎接中歐班列的到來,;在烏茲別克斯坦,習主席通過視頻連線觀看“一帶一路”標桿工程——“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通車,。
還有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科斯托拉茨電站,、中國-中亞天然氣管線……
大開放,、大合作、大融合,。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主席在絲綢之路故地上發(fā)表重要演講,全面總結3年來“一帶一路”取得的成果,,系統(tǒng)提出了下階段發(fā)展思路,,向世界宣示了推動“一帶一路”向更高水平、更廣闊空間邁進的決心和信心,。
亞洲經略行:“一帶一路”越走越寬
周邊國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合作伙伴,也是首要受益對象,。
10月中旬,,習主席開啟亞洲之旅,推動“一帶一路”更多開花結果,。習主席此行,,時間表緊湊,、充實——對柬埔寨和孟加拉國進行國事訪問,在印度果阿同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等國領導人開展雙邊會晤等。其間,,“一帶一路”成為熱點話題,。
2016年10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邊同柬埔寨首相洪森舉行會談,。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訪問期間,,中柬、中孟確認了加強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深化務實合作的努力方向,,制定并實施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合作規(guī)劃綱要,簽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尼泊爾、斯里蘭卡表示支持并積極參加“一帶一路”建設,;中緬就深化新時期全面戰(zhàn)略合作達成重要共識,。
利益相融,命運與共,。
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快車,、順風車,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將合作發(fā)展之路越走越寬,,已經得到這些周邊國家的廣泛認同,。
未來5年,預計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旅游人數將超過5億人次,周邊國家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將率先受益,。
拉美收官行:搭建“一帶一路”新平臺
2016年習主席的外交收官之作,,選擇了拉美。
11月,,習主席出席APEC利馬峰會并訪問拉美三國,,“一帶一路”再次成為拉美各界熱議的焦點話題。
遠在太平洋彼岸的拉美大地,,對“一帶一路”倡議予以高度關注,。
借助APEC利馬峰會的契機,習主席再次向世界宣介“一帶一路”倡議,,并歡迎各方參與到合作中來,,共享機遇,,共迎挑戰(zhàn),共謀發(fā)展,。
為了實現共贏和共同發(fā)展,,習主席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和實踐,提出推動建立覆蓋整個亞太地區(qū)的全方位,、復合型互聯互通網絡,調動了各方參與的更大熱情,。
秘魯駐華大使卡洛斯·卡普納伊指出,中國在幫助拉美實現互聯互通方面大有可為,,秘魯希望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包括中國在內的更多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
2013年9月,,習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同年10月,習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fā)表演講時首次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漸形成區(qū)域乃至跨區(qū)域合作�,!耙粠б宦贰钡挠绊懞鸵饬x早已不限于歐亞大陸,,不限于沿線國家,而具有劃時代的全球意義,。
正如習主席所說,,“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fā)展的愿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fā)展平臺,。
截至目前,,“一帶一路”倡議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和支持,結成志同道合,、互信友好,、充滿活力的“朋友圈”。
承接著源自歷史深處的脈絡,,“一帶一路”展現出美好的發(fā)展前景和宏大的時空格局,。
相關閱讀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習近平的2016”年終系列之三:
2016,習近平鋪展“一帶一路 ”的“宏大敘事”
新華網記者 張敏彥
[學習進行時]回首2016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5次:新春,,中東開局之訪;孟春至仲夏,,兩訪中東歐,;金秋,到周邊國家“走親戚”,;歲尾,,拉美的越洋之行。5次出訪務實高效,,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新局,。梳理這5次外訪,“一帶一路”是關鍵詞,。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原創(chuàng)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帶您走進2016年習主席的出訪之旅。
從中東到中東歐,,從中亞,、南亞到拉美,習近平主席2016年的出訪路線,,在“一帶一路”的宏大敘事中鋪展,。伴隨著習主席的足跡,“一帶一路”倡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新的起點上邁向新的征程。
2016年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fā)表題為《共同開創(chuàng)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中東開局之訪:“一帶一路”花開沙、埃,、伊
駝鈴相聞,,舟楫相望。
古絲綢之路跨越千年時空,,煥發(fā)著新的生機,。中東三國沙特、埃及,、伊朗處于“一帶一路”西端交匯地帶,,歷史、地理淵源決定了3國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新年伊始,,習主席開啟中東開局之訪,,展開2016年首場重大外交行動。
正如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所說,,“‘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痹L問期間,,沙特、埃及,、伊朗三國分別同中國簽署了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展示共謀發(fā)展的強烈愿望。
習主席的中東之訪,,5天內開展40多場活動,,可謂夙興夜寐,風塵仆仆。訪問期間,,中沙共簽署14項合作文件,,中埃共簽署21項合作文件,中伊共簽署17項合作文件,,這些合作文件涵蓋經貿,、能源、金融,、通信,、航空航天、氣候變化等諸多領域,,上天入海,,連東接西,大大拓展了務實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習主席表示:“我們在中東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范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網絡,。”
在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框架下,,中國與三國的經貿合作鏈條將進一步延伸,,合作也更具“黏度”,受到中東三國輿論高度關注和廣泛贊揚,,認為這是中國與地區(qū)國家共同奏響的“一帶一路”新樂章,。
兩訪中東歐:“一帶一路”急速升溫
3月底,習主席成功訪問捷克。不到三個月時間,,習主席又再次來到中東歐國家塞爾維亞和波蘭,。中國與中東歐合作升溫,與“一帶一路”建設逐漸深入相關,。
當地時間2016年3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布拉格拉尼莊園同捷克總統(tǒng)澤曼舉行會晤。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一帶一路”,,是中東歐大地走向繁榮的又一次歷史機遇,。
曾經,古絲綢之路和琥珀之路在中東歐土地上交匯,,而今,,“一帶一路”建設進程加速,中東歐熱切期盼進一步攜手中國,。
中東歐地區(qū),,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向西延伸的必經之路,也是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關鍵通道,。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發(fā)展格局中,,中東歐16國全部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
對于“一帶一路”倡議,,這些國家做出了積極響應,。中東歐與中國的經濟互補性非常強,“一帶一路”帶來了其所需的貿易,、投資,,也提升了中東歐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3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捷克之行,,既是中捷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主席對捷的首次訪問,也是習主席對中東歐國家的首訪,。習主席與捷克總統(tǒng)澤曼舉行會談,,雙方同意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捷克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中捷簽署多項合作文件,,從傳統(tǒng)的制造業(yè)合作,,到新技術領域攜手,合同累計金額高達60億美元,。
萬木蔥郁的6月,,習主席再次來到中東歐,對塞爾維亞和波蘭進行國事訪問,,并赴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塔什干之行,,是習主席連續(xù)第4年訪問中亞。輿論認為,,這是鞏固傳統(tǒng)友誼的“走親戚”之旅,,這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提速之旅。
在塞爾維亞,,習主席赴鋼廠考察中塞產能合作,;在波蘭,習主席親自迎接中歐班列的到來,;在烏茲別克斯坦,,習主席通過視頻連線觀看“一帶一路”標桿工程——“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通車。
還有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科斯托拉茨電站、中國-中亞天然氣管線……
大開放,、大合作,、大融合。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主席在絲綢之路故地上發(fā)表重要演講,,全面總結3年來“一帶一路”取得的成果,系統(tǒng)提出了下階段發(fā)展思路,,向世界宣示了推動“一帶一路”向更高水平,、更廣闊空間邁進的決心和信心。
亞洲經略行:“一帶一路”越走越寬
周邊國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合作伙伴,,也是首要受益對象。
10月中旬,,習主席開啟亞洲之旅,,推動“一帶一路”更多開花結果。習主席此行,,時間表緊湊,、充實——對柬埔寨和孟加拉國進行國事訪問,在印度果阿同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等國領導人開展雙邊會晤等。其間,,“一帶一路”成為熱點話題。
2016年10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邊同柬埔寨首相洪森舉行會談,。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訪問期間,,中柬、中孟確認了加強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深化務實合作的努力方向,,制定并實施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合作規(guī)劃綱要,簽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尼泊爾,、斯里蘭卡表示支持并積極參加“一帶一路”建設;中緬就深化新時期全面戰(zhàn)略合作達成重要共識,。
利益相融,,命運與共。
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快車,、順風車,,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將合作發(fā)展之路越走越寬,已經得到這些周邊國家的廣泛認同,。
未來5年,,預計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旅游人數將超過5億人次,,周邊國家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將率先受益。
拉美收官行:搭建“一帶一路”新平臺
2016年習主席的外交收官之作,,選擇了拉美,。
11月,習主席出席APEC利馬峰會并訪問拉美三國,,“一帶一路”再次成為拉美各界熱議的焦點話題,。
遠在太平洋彼岸的拉美大地,對“一帶一路”倡議予以高度關注,。
借助APEC利馬峰會的契機,,習主席再次向世界宣介“一帶一路”倡議,并歡迎各方參與到合作中來,,共享機遇,,共迎挑戰(zhàn),共謀發(fā)展,。
為了實現共贏和共同發(fā)展,,習主席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和實踐,提出推動建立覆蓋整個亞太地區(qū)的全方位,、復合型互聯互通網絡,調動了各方參與的更大熱情,。
秘魯駐華大使卡洛斯·卡普納伊指出,中國在幫助拉美實現互聯互通方面大有可為,,秘魯希望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包括中國在內的更多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
2013年9月,習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同年10月,,習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fā)表演講時首次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漸形成區(qū)域乃至跨區(qū)域合作,。“一帶一路”的影響和意義早已不限于歐亞大陸,,不限于沿線國家,,而具有劃時代的全球意義。
正如習主席所說,,“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fā)展的愿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fā)展平臺。
截至目前,,“一帶一路”倡議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和支持,,結成志同道合、互信友好,、充滿活力的“朋友圈”,。
承接著源自歷史深處的脈絡,“一帶一路”展現出美好的發(fā)展前景和宏大的時空格局,。
相關閱讀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