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推薦
新華社上海2月1日電 題:習主席的小客人們這樣看中國
新華社記者
在上海豫園體驗中國傳統(tǒng)技藝,,在當?shù)刂袑W與中國同齡人相識相知,,在復旦大學追尋中美交流的歷史足跡……
1月26日至29日,作為習近平主席的小客人,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代表團一行24人在上海參加“體驗上�,!ぶ兄袊�2024年中美青少年聯(lián)誼活動,實地感受中國的城市魅力和傳統(tǒng)文化,。
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美國舊金山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lián)合舉行的歡迎宴會。習近平主席在歡迎宴會上發(fā)表重要演講時宣布,,中方未來5年愿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今年1月4日,習近平主席復信美國艾奧瓦州友人薩拉·蘭蒂時表示,,歡迎馬斯卡廷的學生們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
1月24日,馬斯卡廷中學學生代表團應邀抵達北京,。小客人們逛故宮,、爬長城,隨后前往河北石家莊外國語學校,,以“語伴”結(jié)對的形式和當?shù)貙W生交流互動,。
“長城是我最喜歡的景點,有機會還會再來,�,!瘪R斯卡廷高中一年級學生扎耶·吉夫蒂·瓦耶說。
26日抵達上海后,,馬斯卡廷中學的學生們加入到中美青少年聯(lián)誼活動中來,。
1月28日,美國馬斯卡廷師生在上海豫園九曲橋上參觀,。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上海中心,,馬斯卡廷高中二年級學生梅茜·雅姆·海斯感慨:“從高樓頂端俯瞰上海真是太壯觀了!”
在豫園,,同為二年級學生的凱尼亞·洛佩斯對糖人制作技藝情有獨鐘,。她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吹出了一只小狗形狀的糖偶�,!罢麄制作過程非常有趣,,對我來說是新鮮的體驗。老師很耐心地指導我們,,我嘗了一下糖偶,,味道也不錯�,!彼f,。
1月28日,在上海豫園舉行的民俗活動上,,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吹糖偶,。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瓦耶向記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香囊:“我在里面放了碾碎的橘皮、檸檬等,,我會把這個香囊?guī)Щ厝ケ4嫫饋�,。�?/P>
學生們還來到復旦大學,,在美國研究中心觀看復旦大學對美交流圖片展,,了解中國古籍裝幀與修復技術并體驗古法制作紙張,還參觀了歷史建筑相輝堂,。1984年4月30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里根在這里發(fā)表演講�,;顒蝇F(xiàn)場播放了當年的實況錄像,,回顧這一歷史時刻。
1月29日,,在復旦大學,,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了解中國古籍裝幀與修復技術。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1月29日,,在復旦大學,,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用錘子打紙漿,親身體驗古法制作紙張,。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我體驗了造紙術,,用錘子打紙漿很有趣,我了解了中國古代造紙的過程,�,!瘪R斯卡廷高中一年級學生納塔莉·安妮·保爾森說。
1月29日,,在復旦大學,,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親身體驗古法制作紙張,。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校民樂團為遠道而來的朋友準備了《步步高》等中國傳統(tǒng)樂曲演奏表演,。兩國學生還分為四組,,圍成圓圈席地而坐做游戲,根據(jù)手中卡片的提示分享彼此的興趣愛好,。兩國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在交流互動中增進友誼,。游戲過后,,學生們還體驗了剪紙、編中國結(jié),、包春卷等傳統(tǒng)習俗,。
1月28日,,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學生(左)為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右)介紹中國結(jié),。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我很高興能結(jié)識中國朋友,之前我在石家莊認識了我的第一個中國朋友,,她的英文名字叫露西,。雖然有時會有語言障礙,但不妨礙我們溝通交流,,我們還想出了畫畫這樣有創(chuàng)意的溝通方式,。”海斯說,。
1月28日,,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左)和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學生展示互相送出的寫有寄語祝福的紅包。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來中國之前我就下載了微信,,我聽說中國人廣泛使用這個社交軟件,,我也留下了中國朋友的聯(lián)系方式�,!蓖咭f,。
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初三學生謝天翼擔任活動英語主持,她說:“此前印象中,,美國學生比我們外向一些,,但實際接觸下來,才發(fā)現(xiàn)他們也是性格各異,,希望他們回去之后能把這段經(jīng)歷分享給朋友,。”
1月29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參加舞龍體驗活動,。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中美學生分組參加書法,、機器人和舞龍體驗活動,。
“機器人體驗是我最感興趣的。我會一些簡單的編程,,很高興能看到中國是怎樣發(fā)展科技的,。”海斯說,。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令人著迷,,我很享受體驗的過程�,!睅ш爜碓L的馬斯卡廷初中校長珍妮弗·李·弗里德利說,,她在豫園寫下“福”字,,在復旦附中又參與了書法小組的活動,。
1月28日,在上海豫園舉行的民俗活動上,,美國馬斯卡廷初中校長珍妮弗·李·弗里德利展示自己寫下的“�,!弊帧�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弗里德利說:“兩國學生已結(jié)下深厚友誼,,他們找到了彼此之間的相似之處,。我感覺中國學生很好相處,他們?yōu)樽约旱奈幕械津湴�,�,!?/P>
1月28日,在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湯圓,。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我們非常感謝習近平主席邀請我們參加中美學生交流項目,對此深感榮幸,。邀請5萬名學生來到中國,,其意義已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想中國用這種方式真正展現(xiàn)了人民的熱情好客和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年輕人代表著未來,,對他們的關懷也是對世界最高形式的愛�,!备ダ锏吕f,。
29日晚,隨著夜幕降臨,,小客人們登上游輪,,參加中美青少年聯(lián)誼活動總結(jié)大會,。兩國青少年代表上臺分享聯(lián)誼活動的收獲并參加聯(lián)歡表演。船外江風習習,,艙內(nèi)暖意融融,。歡聲笑語中,彼此依依惜別,,播下友誼的種子,,相約來日方長。(記者楊愷,、王翔,、陳杰、吳振東)
![]() |
![]()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上海2月1日電 題:習主席的小客人們這樣看中國
新華社記者
在上海豫園體驗中國傳統(tǒng)技藝,,在當?shù)刂袑W與中國同齡人相識相知,在復旦大學追尋中美交流的歷史足跡……
1月26日至29日,,作為習近平主席的小客人,,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代表團一行24人在上海參加“體驗上海·知行中國”2024年中美青少年聯(lián)誼活動,,實地感受中國的城市魅力和傳統(tǒng)文化,。
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美國舊金山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lián)合舉行的歡迎宴會,。習近平主席在歡迎宴會上發(fā)表重要演講時宣布,,中方未來5年愿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今年1月4日,,習近平主席復信美國艾奧瓦州友人薩拉·蘭蒂時表示,,歡迎馬斯卡廷的學生們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
1月24日,,馬斯卡廷中學學生代表團應邀抵達北京,。小客人們逛故宮、爬長城,,隨后前往河北石家莊外國語學校,,以“語伴”結(jié)對的形式和當?shù)貙W生交流互動。
“長城是我最喜歡的景點,,有機會還會再來,。”馬斯卡廷高中一年級學生扎耶·吉夫蒂·瓦耶說,。
26日抵達上海后,,馬斯卡廷中學的學生們加入到中美青少年聯(lián)誼活動中來。
1月28日,,美國馬斯卡廷師生在上海豫園九曲橋上參觀,。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上海中心,,馬斯卡廷高中二年級學生梅茜·雅姆·海斯感慨:“從高樓頂端俯瞰上海真是太壯觀了!”
在豫園,,同為二年級學生的凱尼亞·洛佩斯對糖人制作技藝情有獨鐘,。她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吹出了一只小狗形狀的糖偶,�,!罢麄制作過程非常有趣,對我來說是新鮮的體驗,。老師很耐心地指導我們,,我嘗了一下糖偶,味道也不錯,�,!彼f。
1月28日,,在上海豫園舉行的民俗活動上,,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吹糖偶。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瓦耶向記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香囊:“我在里面放了碾碎的橘皮,、檸檬等,,我會把這個香囊?guī)Щ厝ケ4嫫饋怼,!?/P>
學生們還來到復旦大學,,在美國研究中心觀看復旦大學對美交流圖片展,了解中國古籍裝幀與修復技術并體驗古法制作紙張,,還參觀了歷史建筑相輝堂,。1984年4月30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里根在這里發(fā)表演講,。活動現(xiàn)場播放了當年的實況錄像,,回顧這一歷史時刻,。
1月29日,在復旦大學,,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了解中國古籍裝幀與修復技術,。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1月29日,在復旦大學,,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用錘子打紙漿,,親身體驗古法制作紙張。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我體驗了造紙術,,用錘子打紙漿很有趣,,我了解了中國古代造紙的過程,。”馬斯卡廷高中一年級學生納塔莉·安妮·保爾森說,。
1月29日,,在復旦大學,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親身體驗古法制作紙張,。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校民樂團為遠道而來的朋友準備了《步步高》等中國傳統(tǒng)樂曲演奏表演。兩國學生還分為四組,,圍成圓圈席地而坐做游戲,,根據(jù)手中卡片的提示分享彼此的興趣愛好。兩國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在交流互動中增進友誼。游戲過后,,學生們還體驗了剪紙,、編中國結(jié)、包春卷等傳統(tǒng)習俗,。
1月28日,,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學生(左)為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右)介紹中國結(jié)。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我很高興能結(jié)識中國朋友,,之前我在石家莊認識了我的第一個中國朋友,,她的英文名字叫露西。雖然有時會有語言障礙,,但不妨礙我們溝通交流,,我們還想出了畫畫這樣有創(chuàng)意的溝通方式�,!焙K拐f,。
1月28日,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左)和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學生展示互相送出的寫有寄語祝福的紅包,。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來中國之前我就下載了微信,,我聽說中國人廣泛使用這個社交軟件,我也留下了中國朋友的聯(lián)系方式,�,!蓖咭f。
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初三學生謝天翼擔任活動英語主持,,她說:“此前印象中,,美國學生比我們外向一些,但實際接觸下來,才發(fā)現(xiàn)他們也是性格各異,,希望他們回去之后能把這段經(jīng)歷分享給朋友,。”
1月29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參加舞龍體驗活動。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中美學生分組參加書法,、機器人和舞龍體驗活動。
“機器人體驗是我最感興趣的,。我會一些簡單的編程,,很高興能看到中國是怎樣發(fā)展科技的�,!焙K拐f,。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令人著迷,我很享受體驗的過程,�,!睅ш爜碓L的馬斯卡廷初中校長珍妮弗·李·弗里德利說,她在豫園寫下“�,!弊�,,在復旦附中又參與了書法小組的活動。
1月28日,,在上海豫園舉行的民俗活動上,,美國馬斯卡廷初中校長珍妮弗·李·弗里德利展示自己寫下的“福”字,。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弗里德利說:“兩國學生已結(jié)下深厚友誼,,他們找到了彼此之間的相似之處。我感覺中國學生很好相處,,他們?yōu)樽约旱奈幕械津湴�,。�?/P>
1月28日,,在復旦大學第二附屬學校,,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湯圓。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我們非常感謝習近平主席邀請我們參加中美學生交流項目,,對此深感榮幸。邀請5萬名學生來到中國,,其意義已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想中國用這種方式真正展現(xiàn)了人民的熱情好客和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年輕人代表著未來,對他們的關懷也是對世界最高形式的愛,�,!备ダ锏吕f。
29日晚,,隨著夜幕降臨,,小客人們登上游輪,參加中美青少年聯(lián)誼活動總結(jié)大會,。兩國青少年代表上臺分享聯(lián)誼活動的收獲并參加聯(lián)歡表演,。船外江風習習,艙內(nèi)暖意融融,。歡聲笑語中,,彼此依依惜別,播下友誼的種子,,相約來日方長,。(記者楊愷、王翔,、陳杰,、吳振東)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