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貧困村現(xiàn)今的模樣】
王公莊村,名氣大得很!網(wǎng)上稱它是“中國畫虎第一村”,�,?刹皇锹�,,全村1300多口人,,有900多人畫老虎哩,。
這個村,,隸屬河南省民權(quán)縣北關鎮(zhèn),,三四十年前,還窮得叮當響,,曾有一首“專屬”歌謠:“王公莊,,窮叮當,吃不飽,去逃荒……”
為啥吃不飽,?村子坐落在黃河故道上——也就是當年的黃泛區(qū),。這里不光土地貧瘠,內(nèi)澇,、風沙,、鹽堿哪樣也不少。這種環(huán)境,,村民的光景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王公莊村仍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再也不能這么活,!可是又能咋辦?
村里有個“能人”叫王建金,,想試著蹚出一條路——
當?shù)匾恢庇衅砘⒌牧曀�,,小孩要穿“虎頭靴”、戴“虎頭帽”,、穿“虎頭肚兜”,、披“虎頭披風”,無論房子好孬,,家家堂屋都要掛“虎頭中堂畫”,。久而久之,村里的“文化人”都會畫幾筆老虎畫,。當然,,作為“能人”的王建金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王建金琢磨開了:能不能畫老虎去換錢,?
1998年,,是個虎年。王建金一出手:乖乖呀,,一幅虎畫《雄風圖》在商丘古城竟賣了幾百塊,。
王建金心里那個樂呀,從此,,他不停地畫呀畫呀,,這一畫,就畫來了溫飽,。
鄉(xiāng)親們哪里坐得住,,比葫蘆畫瓢,村里一家伙冒出了好多家畫虎作坊,。
可不久,,問題來了:都想賣個好價,,于是有人便動起了“小心思”�,;蛘卟群鮿e人:“咦,!他那畫算啥?還是俺的中”,;或者相互壓價:“他一張三十,?俺一張只收十五”……甚至,還出現(xiàn)為了搶客戶大打出手的事兒,。
都說打虎親兄弟,,這倒好,畫虎讓鄰里成了仇人,。
可不能這樣下去!老支書王培運站了出來,,他帶著王建金等5個“能人”進京參觀“農(nóng)民畫”畫展,,指著展廳里琳瑯滿目的畫作,語重心長開了腔:“都是農(nóng)民畫,,人家的畫能登堂入室到京城展覽,,靠的啥?互幫互學,、抱團發(fā)展,!可咱,你踩我我搞你,,還沒弄成個景,,就打成一鍋粥。這咋中,?,!”
這番話,一下子點醒了眾人,。大家伙兒一合計:“老叔,,甭說了,回去咱就辦個合作社,!”
很快,,合作社辦起來了。王建金把家里的8間瓦房改成教室,,把想學畫的村民都邀來手把手教,。有人跟他私下里嘀咕:“建金,常言說‘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你不怕將來沒飯吃?”王建金大度地一擺手:“大家取長補短你追我趕,,才能互相提高,,才能鬧出大動靜,也才能闖出大名堂,�,!�
他把自己琢磨出的那些道道兒傾囊相授。2008年,,北京要舉辦奧運會,,他又有了新道道兒:把村里的“能人”們都動員起來集體創(chuàng)作了400米長卷《百年奧運·虎躍京華》,用2008只虎助力北京奧運會,。
“千虎圖”一炮打響,!
這一炮,也讓村里老少爺們心情激蕩:“咦,!原來畫虎真能當飯吃哩,!”
畫虎成了村里硬邦邦的“支柱產(chǎn)業(yè)”,村中夫妻畫家,、父子畫家,、姐妹畫家、三世同堂作畫的,,比比皆是,。后生趙全喜的一幅畫在鄭州畫展上竟拍出了2.8萬元。
大家眼氣得很,!探尋秘訣,,人們服氣了——人家趙全喜的畫技高唄。
別看趙全喜平時不哼不哈的,,心里明白著哩:那年,,村里請來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馮大中給大家上課,數(shù)人家趙全喜記得認真,。馮會長講完課,,趙全喜還追著人家屁股后面請教,并拿出自己的作品讓人家指點,。
馮會長也真不孬,,當即傳授了真經(jīng):“你這老虎的毛發(fā),墨色板結(jié)得像氈子,,試試用石青加藤黃,,順著肌理皴擦,看看效果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馮會長當場做了示范,。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中,!中!真中,!老虎一下子就有了精神,,似乎每一根毛發(fā)都炸了起來。
“炸毛事件”,,開啟了“畫虎村”畫虎技藝的“轉(zhuǎn)型升級”,。
一個接一個培訓班開起來,四面八方的大家被恭恭敬敬請過來,,“畫虎村”農(nóng)民畫師的技藝眼看著鳥槍換炮了——越來越多的村民放棄臨摹畫法,,走上創(chuàng)作道路。
從“臨摹”到“創(chuàng)作”,,“老虎”的身價一路上漲——從“一張畫一畝糧”到“一張畫十畝糧”,,如今,一幅畫賣上幾十萬元也不再是啥新鮮事,。
這么多人擠成一堆,,虎,還賣得掉嗎,?
別急,王公莊村有高招呢�,,F(xiàn)任村支書王建金把高招抖摟了出來:“村里成立了虎文化傳播公司,,以‘公司+基地+農(nóng)戶’的模式進行經(jīng)營,還推出了‘民權(quán)虎’‘王公莊畫虎村’等商標,,打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在北京、廣州,、西安等大城市設立了直銷處,,虎,銷得順溜得很哩,!依托‘畫虎村’的品牌,,村里就勢建起了藝術(shù)體驗區(qū)、民俗體驗區(qū),、生態(tài)休閑區(qū),,不瞞你們,現(xiàn)在,,村里家家吃‘老虎飯’,,人人發(fā)‘老虎財’�,!�
說這些話時,,王建金意氣風發(fā),,眉眼間都透著虎勁兒哩!
(本報記者 章正 王勝昔 丁艷 本報通訊員 寧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