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舜
經(jīng)典山陽
圖① 抗日戰(zhàn)爭前夕焦作扶輪小學師生合影。
圖② 韓秩吾校長,。(圖片由作者提供)
黃河之濱,,太行之陽,,鐘靈毓秀,源遠流長,,我們的學校名揚四方,。光榮的歷史,燦爛的業(yè)績,,時代的天宇中,,群星閃亮。薪火相傳,,美好向往……”這是焦作市道清中學《校歌》里的一段歌詞,。100年前,1923年9月1日,,道清中學的前身——焦作扶輪小學成立,。
“扶輪”的誕生
焦作扶輪學校源于道清鐵路。1907年3月3日,,我國早期的鐵路之一——道清鐵路(�,?h道口鎮(zhèn)至河內(nèi)清化鎮(zhèn),即今滑縣道口鎮(zhèn)至博愛縣清化鎮(zhèn))竣工通車,。1921年,,為解決鐵路員工子弟求學問題,北洋政府交通部在焦作籌建鐵路職工子弟學校,。1923年9月1日,,焦作扶輪小學正式成立。學校坐落在當時的焦作東馬市街中段(今新華中街溫馨公寓所在地),,“扶輪”本是1905年成立的美國一個社會組織名稱,,其宗旨為“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徽幟是一金色的鈍齒齒輪,。民國之初,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葉恭綽與留學美國有“中國鐵路之父”之稱的詹天佑等將“扶輪”一詞冠于國內(nèi)所有鐵路中小學校校名,,取其與我國春秋時期“靈輒扶輪”的故事相契,,其校徽以示興辦鐵路學校乃為培養(yǎng)鐵路人才,、輔助鐵路建設之目的,。當時,鐵路作為“國家命脈”,,交通部對鐵路學校投入豐裕,,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很高,因此焦作扶輪小學也就成為當時焦作最優(yōu)秀的小學校,,雖然規(guī)定只收鐵路子弟,,但地方上有門路的人家也多將孩子送進該校,。
紅色的基因
焦作扶輪小學誕生之始,就具有革命紅色基因,。1922年6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與李大釗委派的共產(chǎn)黨員童昌榮為道清鐵路特派員常駐焦作,指導道清鐵路的工人運動,,焦作扶輪小學是主要活動地之一,。
1925年5月,為反抗英福公司長期以來對焦作煤炭資源的掠奪,,對焦作煤礦工人的壓迫,,中共中央派羅思危、吳光榮等人先后來到焦作,,往來于扶輪學校和礦務大學(今河南理工大學),,建立了焦作第一個黨組織——中共焦作支部干事會,羅思危任書記,。隨后,,羅思危,、吳光榮等人發(fā)動群眾,,號召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聲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爭。6月,,扶輪小學師生兩次會同礦務大學,、普濟學校、育坤女校,、福中小學,、李封高小等十幾所學校的師生,以及焦作商會的商人等數(shù)千人在礦務大學操場集會,,憤怒聲討帝國主義的暴行,,隨后進行了游行示威。7月5日晚,,羅思危在焦作扶輪小學主持召開各界積極分子聯(lián)席會議,,發(fā)動了震動海內(nèi)外的焦作煤礦工人大罷工。
焦作煤礦工人大罷工持續(xù)了7個多月,,英福公司被迫于1926年2月24日在道清鐵路辦公大樓與煤礦工會代表進行談判,,答應工會提出的復工條件,罷工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盛贊以焦作礦工為代表的中國工人階級“特別能戰(zhàn)斗”,。
抗日的浪潮
“九一八”事變后的1933年夏末,國民黨左派人士,、豫北特派員韓秩吾自北平重回焦作扶輪小學(1928年曾在該校任教)并擔任校長,,其先后聘請李秉才、李萍(李秉才之妹),、楊乃峰,、周致遠、李導民,、郝潔軒等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人士到校任教,,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是時,,焦作扶輪小學已建有黨支部,,李秉才任支部書記。學校愛國救亡活動十分活躍,,來自東北的李秉才,、李萍兄妹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課堂上控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三省的暴行,,公開痛斥蔣介石政府對內(nèi)反共屠殺革命黨人,,對外步步退讓、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反動行徑,。與此同時,,焦作其他院校的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教師也紛紛上課堂、下街巷,,宣傳抗日,,反對賣國,掀起了焦作抗日救亡運動的浪潮,。
1934年,,李常青(化名李耀先,李秉才堂兄)被上級黨組織派到焦作擔任中心縣委書記,,韓秩吾將其介紹到焦作中學,,以教師身份當掩護開展地下工作。當年,,經(jīng)扶輪小學黨支部研究同意,,李常青批準,韓秩吾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是年10月,,豫北共產(chǎn)黨負責人李劍森叛變,向敵人供出了焦作地下共產(chǎn)黨成員名單。當時正以國民黨豫北特派員身份在省城開封(當時的河南省會)的韓秩吾得到消息,,連夜趕回焦作,,和其他同志一起將李常青轉移到山里的家中,接著又讓家人秘密將其送上北去的火車,。
進入1936年,,日寇侵華氣焰日熾,隨著國內(nèi)的抗日浪潮,,焦作地區(qū)的抗日活動也迅疾掀起,。這一年,焦作扶輪小學在校學生已近500人,。當年年初,,學校黨組織率先在焦作秘密成立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后改為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和學生參加抗日救亡斗爭,。
抗戰(zhàn)的堡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韓秩吾主持的焦作扶輪小學成為高舉抗日斗爭大旗的陣地,學校改上戰(zhàn)時課等課程,,翻印了魯迅的雜文《“友邦驚詫”論》和宣傳抗日的《安陽小學生周刊》,,在焦作廣為散發(fā)。學校組織起宣傳隊,,深入街道,、農(nóng)村進行演講,教唱《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等救亡歌曲,,喚起廣大群眾,,播撒抗日的種子,。
這一年,,中共焦作地區(qū)領導人程明升,接受朱瑞(受周恩來委派,,任第十八集團軍住第一戰(zhàn)區(qū)長官司令部聯(lián)絡處主任)的指示,,與韓秩吾共商焦作抗日大計。10月,,“中共焦作地方工作委員會”在焦作扶輪小學成立(簡稱焦作工委),,不久“中共豫北特委”也在焦作扶輪小學成立,成為中共晉冀魯豫工委的所在地與培訓干部的場所,。
這一時期,,韓秩吾數(shù)次南下鄭州、許昌,,動員流亡學生董玉磬,、張玉果等到焦作參加抗日工作。受黨的委派,教師李秉才到修武與共產(chǎn)黨員張向毅等人組建修武戰(zhàn)地動員委員會,,介紹著名人士張潤三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楊乃峰到博愛七方村與地下黨員王維莊等組建抗日武裝;楊星五到溫縣,,以教師身份為掩護,,組建我黨領導的溫縣縣委;楊乃峰聯(lián)系南廠(當時的鐵路機車工廠)和博愛七方一帶的共產(chǎn)黨員,,成立了以南廠工人為主的鐵工隊,;姚步霄回到原籍浚縣淇門,,在家鄉(xiāng)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活動,。1938年2月初,韓秩吾同地區(qū)共產(chǎn)黨領導人程明升一起,,帶領扶輪小學的20余名青年師生及部分工農(nóng)群眾,,在修武縣磨石坡村家中組建起道清抗日游擊隊,程明升任政委,,李秉才任隊長,,范文山任政治部主任。同期,,韓秩吾協(xié)同程明升遵照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策,,促成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程明升任縣長,,韓秩吾任糧秣科科長,,李秉才任武裝科科長。
焦作淪陷后,,因革命師生投身武裝抗日斗爭,,扶輪小學被日偽政權仇視而將其改名為“修武縣立第五小學校”,,然而,,人們?nèi)粤晳T稱其為扶輪小學。日寇強迫學生學日語,、唱日本歌,,學校進步老師依然暗地里堅持教唱抗日歌曲。
永遠的榮光
在血與火的歲月,,焦作扶輪小學被后人譽為革命的搖籃和戰(zhàn)斗的堡壘,,是焦作最早建立中共黨組織的學校,從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革命干部,,許多師生為革命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它就以不同凡響的形象出現(xiàn)在人民的面前,成為焦作工人運動的指揮所,�,?谷諔�(zhàn)爭爆發(fā)前后,在黨的領導下,,焦作扶輪小學校長韓秩吾建立起第一支抗日武裝,,點燃了道清鐵路沿線武裝抗日的烽火;是他力助程明升建立河南省第一個由共產(chǎn)黨領導的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是他在1938年主持焦作中學春節(jié)聯(lián)歡會,,動員學生投入抗日斗爭……這位焦作的革命先驅,摒棄國民黨高官不做,,毅然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1941年5月,時任我黨《華北日報》社總務科長的他,,為保護報社器材和機密文件光榮犧牲,,時年39歲。
新中國成立之后,,鐵路系統(tǒng)中小學校名棄“扶輪”而稱“鐵路子弟”,,1952年,焦作鐵路職工子弟小學恢復,,校址改設于道清鐵路管理局舊址(今道清中學所在地),。1972年,學校已成為一所附帶小學的完中,,并在待王火車站附設一鐵路職工子弟小學,。2004年12月1日,遵照國家政策,,焦作鐵中(含鐵�,。┏山ㄖ埔平唤棺魇腥嗣裾棺鞯狼鍖W校,。2008年,,道清學校改為一所初級中學,小學部分立移址于解放西路仍稱道清小學,。
百載輪替,盛世如約,。2023年金秋,,道清小學和道清中學將迎來100周年校慶。我們永遠懷念扶輪小學培養(yǎng)的為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先烈,,永遠敬仰為祖國的復興和富強而奉獻了一生的革命先輩,。焦作扶輪小學曾經(jīng)的光輝歷程,焦作扶輪小學的那段崢嶸歲月,必將永載史冊,,彪炳千秋,,成為我們賡續(xù)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不竭動力,。
![]() |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圖① 抗日戰(zhàn)爭前夕焦作扶輪小學師生合影。
圖② 韓秩吾校長,。(圖片由作者提供)
黃河之濱,,太行之陽,鐘靈毓秀,,源遠流長,,我們的學校名揚四方。光榮的歷史,,燦爛的業(yè)績,,時代的天宇中,群星閃亮,。薪火相傳,,美好向往……”這是焦作市道清中學《校歌》里的一段歌詞。100年前,,1923年9月1日,,道清中學的前身——焦作扶輪小學成立。
“扶輪”的誕生
焦作扶輪學校源于道清鐵路,。1907年3月3日,,我國早期的鐵路之一——道清鐵路(浚縣道口鎮(zhèn)至河內(nèi)清化鎮(zhèn),,即今滑縣道口鎮(zhèn)至博愛縣清化鎮(zhèn))竣工通車,。1921年,為解決鐵路員工子弟求學問題,,北洋政府交通部在焦作籌建鐵路職工子弟學校,。1923年9月1日,焦作扶輪小學正式成立,。學校坐落在當時的焦作東馬市街中段(今新華中街溫馨公寓所在地),,“扶輪”本是1905年成立的美國一個社會組織名稱,其宗旨為“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徽幟是一金色的鈍齒齒輪。民國之初,,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葉恭綽與留學美國有“中國鐵路之父”之稱的詹天佑等將“扶輪”一詞冠于國內(nèi)所有鐵路中小學校校名,,取其與我國春秋時期“靈輒扶輪”的故事相契,其�,;找允九d辦鐵路學校乃為培養(yǎng)鐵路人才,、輔助鐵路建設之目的。當時,,鐵路作為“國家命脈”,,交通部對鐵路學校投入豐裕,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很高,,因此焦作扶輪小學也就成為當時焦作最優(yōu)秀的小學校,,雖然規(guī)定只收鐵路子弟,但地方上有門路的人家也多將孩子送進該校,。
紅色的基因
焦作扶輪小學誕生之始,,就具有革命紅色基因。1922年6月,,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與李大釗委派的共產(chǎn)黨員童昌榮為道清鐵路特派員常駐焦作,,指導道清鐵路的工人運動,焦作扶輪小學是主要活動地之一,。
1925年5月,,為反抗英福公司長期以來對焦作煤炭資源的掠奪,對焦作煤礦工人的壓迫,,中共中央派羅思危,、吳光榮等人先后來到焦作,往來于扶輪學校和礦務大學(今河南理工大學),,建立了焦作第一個黨組織——中共焦作支部干事會,,羅思危任書記。隨后,,羅思危,、吳光榮等人發(fā)動群眾,號召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聲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爭,。6月,,扶輪小學師生兩次會同礦務大學、普濟學校,、育坤女校,、福中小學、李封高小等十幾所學校的師生,,以及焦作商會的商人等數(shù)千人在礦務大學操場集會,,憤怒聲討帝國主義的暴行,隨后進行了游行示威,。7月5日晚,,羅思危在焦作扶輪小學主持召開各界積極分子聯(lián)席會議,,發(fā)動了震動海內(nèi)外的焦作煤礦工人大罷工。
焦作煤礦工人大罷工持續(xù)了7個多月,,英福公司被迫于1926年2月24日在道清鐵路辦公大樓與煤礦工會代表進行談判,,答應工會提出的復工條件,罷工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盛贊以焦作礦工為代表的中國工人階級“特別能戰(zhàn)斗”。
抗日的浪潮
“九一八”事變后的1933年夏末,,國民黨左派人士,、豫北特派員韓秩吾自北平重回焦作扶輪小學(1928年曾在該校任教)并擔任校長,其先后聘請李秉才,、李萍(李秉才之妹),、楊乃峰、周致遠,、李導民,、郝潔軒等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人士到校任教,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是時,,焦作扶輪小學已建有黨支部,李秉才任支部書記,。學校愛國救亡活動十分活躍,,來自東北的李秉才、李萍兄妹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課堂上控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三省的暴行,,公開痛斥蔣介石政府對內(nèi)反共屠殺革命黨人,對外步步退讓,、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反動行徑,。與此同時,焦作其他院校的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教師也紛紛上課堂,、下街巷,,宣傳抗日,反對賣國,,掀起了焦作抗日救亡運動的浪潮,。
1934年,李常青(化名李耀先,,李秉才堂兄)被上級黨組織派到焦作擔任中心縣委書記,,韓秩吾將其介紹到焦作中學,以教師身份當掩護開展地下工作。當年,,經(jīng)扶輪小學黨支部研究同意,,李常青批準,韓秩吾秘密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是年10月,,豫北共產(chǎn)黨負責人李劍森叛變,,向敵人供出了焦作地下共產(chǎn)黨成員名單,。當時正以國民黨豫北特派員身份在省城開封(當時的河南省會)的韓秩吾得到消息,連夜趕回焦作,,和其他同志一起將李常青轉移到山里的家中,,接著又讓家人秘密將其送上北去的火車。
進入1936年,,日寇侵華氣焰日熾,,隨著國內(nèi)的抗日浪潮,焦作地區(qū)的抗日活動也迅疾掀起,。這一年,,焦作扶輪小學在校學生已近500人。當年年初,,學校黨組織率先在焦作秘密成立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后改為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和學生參加抗日救亡斗爭。
抗戰(zhàn)的堡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韓秩吾主持的焦作扶輪小學成為高舉抗日斗爭大旗的陣地,,學校改上戰(zhàn)時課等課程,翻印了魯迅的雜文《“友邦驚詫”論》和宣傳抗日的《安陽小學生周刊》,,在焦作廣為散發(fā),。學校組織起宣傳隊,深入街道,、農(nóng)村進行演講,,教唱《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等救亡歌曲,喚起廣大群眾,,播撒抗日的種子,。
這一年,中共焦作地區(qū)領導人程明升,,接受朱瑞(受周恩來委派,,任第十八集團軍住第一戰(zhàn)區(qū)長官司令部聯(lián)絡處主任)的指示,與韓秩吾共商焦作抗日大計,。10月,,“中共焦作地方工作委員會”在焦作扶輪小學成立(簡稱焦作工委),不久“中共豫北特委”也在焦作扶輪小學成立,,成為中共晉冀魯豫工委的所在地與培訓干部的場所,。
這一時期,,韓秩吾數(shù)次南下鄭州、許昌,,動員流亡學生董玉磬,、張玉果等到焦作參加抗日工作。受黨的委派,,教師李秉才到修武與共產(chǎn)黨員張向毅等人組建修武戰(zhàn)地動員委員會,,介紹著名人士張潤三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楊乃峰到博愛七方村與地下黨員王維莊等組建抗日武裝,;楊星五到溫縣,,以教師身份為掩護,組建我黨領導的溫縣縣委,;楊乃峰聯(lián)系南廠(當時的鐵路機車工廠)和博愛七方一帶的共產(chǎn)黨員,,成立了以南廠工人為主的鐵工隊;姚步霄回到原籍�,?h淇門,,在家鄉(xiāng)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活動。1938年2月初,,韓秩吾同地區(qū)共產(chǎn)黨領導人程明升一起,,帶領扶輪小學的20余名青年師生及部分工農(nóng)群眾,在修武縣磨石坡村家中組建起道清抗日游擊隊,,程明升任政委,,李秉才任隊長,范文山任政治部主任,。同期,,韓秩吾協(xié)同程明升遵照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策,促成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程明升任縣長,,韓秩吾任糧秣科科長,李秉才任武裝科科長,。
焦作淪陷后,,因革命師生投身武裝抗日斗爭,扶輪小學被日偽政權仇視而將其改名為“修武縣立第五小學�,!�,,然而,人們?nèi)粤晳T稱其為扶輪小學,。日寇強迫學生學日語,、唱日本歌,學校進步老師依然暗地里堅持教唱抗日歌曲。
永遠的榮光
在血與火的歲月,,焦作扶輪小學被后人譽為革命的搖籃和戰(zhàn)斗的堡壘,,是焦作最早建立中共黨組織的學校,從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革命干部,,許多師生為革命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它就以不同凡響的形象出現(xiàn)在人民的面前,,成為焦作工人運動的指揮所,。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后,,在黨的領導下,,焦作扶輪小學校長韓秩吾建立起第一支抗日武裝,點燃了道清鐵路沿線武裝抗日的烽火,;是他力助程明升建立河南省第一個由共產(chǎn)黨領導的修武縣抗日民主政府;是他在1938年主持焦作中學春節(jié)聯(lián)歡會,,動員學生投入抗日斗爭……這位焦作的革命先驅,,摒棄國民黨高官不做,毅然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1941年5月,,時任我黨《華北日報》社總務科長的他,為保護報社器材和機密文件光榮犧牲,,時年39歲,。
新中國成立之后,鐵路系統(tǒng)中小學校名棄“扶輪”而稱“鐵路子弟”,,1952年,,焦作鐵路職工子弟小學恢復,校址改設于道清鐵路管理局舊址(今道清中學所在地),。1972年,,學校已成為一所附帶小學的完中,并在待王火車站附設一鐵路職工子弟小學,。2004年12月1日,,遵照國家政策,焦作鐵中(含鐵�,。┏山ㄖ埔平唤棺魇腥嗣裾�,,更名焦作道清學校。2008年,,道清學校改為一所初級中學,,小學部分立移址于解放西路仍稱道清小學。
百載輪替,盛世如約,。2023年金秋,,道清小學和道清中學將迎來100周年校慶。我們永遠懷念扶輪小學培養(yǎng)的為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先烈,,永遠敬仰為祖國的復興和富強而奉獻了一生的革命先輩,。焦作扶輪小學曾經(jīng)的光輝歷程,焦作扶輪小學的那段崢嶸歲月,,必將永載史冊,,彪炳千秋,成為我們賡續(xù)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不竭動力,。
![]() |
|
![]()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